淮海衣冠盛,门阑占一时。
朝廷矜棣萼,人物得熊罴。
暂倚轩裳贵,还随舟壑移。
新阡埋玉树,黄雾惨馀悲。
孙传师(719-805):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任监察御史。
淮海:指江苏、安徽一带,因古时属淮河以西的地区。衣冠盛:指文风昌盛,人才聚集。门阑占一时:指家门显赫,地位显要。一时:一时间,指在一段时间内。
朝廷:指当朝的皇帝或统治者。矜棣萼:怜惜枝叶花萼,喻怜惜有才德之人。棣萼:即花萼楼,古代宫名。熊罴:熊和罴都是猛兽,这里借以比喻贤能之士。得熊罴:得到像熊、罴一样的贤才。
暂倚:暂且依仗、倚仗。轩裳贵:指高官显位。轩裳:指官服,借指官员。
还随舟壑移:指随时势变化而变动,比喻人的富贵无常。舟壑:泛指仕途。移:变,动。
新阡:新的墓地。玉树: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新阡埋玉树,意谓在坟墓里埋葬了像玉树那样的人才。黄雾惨馀悲:形容坟墓里的悲哀气氛笼罩着整个环境,使人感到凄怆悲伤。黄雾:指坟墓周围的云雾缭绕。惨:悲惨,凄切。馀悲:剩下的悲伤。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人世无常和生死离别的诗。诗人通过对友人生前身后荣枯兴衰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和对生死离别的深切悲痛。
首联“淮海衣冠盛,门阑占一时”,开篇就点明了诗人的故乡——淮海地区,那里的文风昌盛,人物荟萃,门庭显赫,一时之间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里的“衣冠”指的是那些有才学、有才能的人,他们如同繁花似锦的花朵一般,盛开在这片土地上。而“门阑占一时”则是说这些人物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颔联“朝廷矜棣萼,人物得熊罴”,进一步描绘了当朝皇帝对于这些人物的重视和赏识。他们如同枝叶茂盛的花萼楼一样,得到了朝廷的特别照顾和宠爱;同时,这些人物也像熊、罴这样的勇猛之士一样,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英雄豪杰。这里的“棣萼”和“熊罴”都是古代用来比喻贤才的词语。
颈联“暂倚轩裳贵,还随舟壑移”则转向了人生的另一种状态。这些曾经受到朝廷赏识的人物,如今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力和地位,不得不随着时局的变迁而变动,甚至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困境。这句诗既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又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深深感慨。
尾联“新阡埋玉树,黄雾惨馀悲”则是对全诗主题的高度概括。这里的“新阡”指的是坟墓,“玉树”则是指那些曾经如玉般美好的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被埋葬在了坟墓里,但留给人们的却是一片凄凉和哀伤。这里的“黄雾”和“惨馀悲”都暗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成功地传达出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生死离别的深深感慨之情。同时,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