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气凌崧华,高标蔼搢绅。
经纶真汉将,谈笑却胡尘。
白首遭微谴,青云阻要津。
功名关造物,一语未能陈。

【注释】

逸气凌崧华:超逸的气概高扬。崧华:指青松。

高标蔼搢绅:高尚的风范使缙绅们(古代高级官员)也感到羞愧。搢绅:插在朝服腰带里的笏板,借指官员。

经纶(lún):治理国家的策略和计划。真汉将:真正的汉朝名将。汉代有韩信、霍去病等著名将领,故用以比喻善于统率军队的将领。

谈笑却胡尘:在谈笑之间击退了敌人。却:退却,这里指打败。胡尘:北方的尘土,指入侵者。

青云: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关造物:与天地万物有关(意即命运)。造物:造化,指天地自然。

青云阻要津:仕途遭遇挫折。青云:指仕途顺利,青云直上。要津:指政治上的要职。

一语未能陈:一句话还不能表达清楚。陈:陈述,表述。

【赏析】

孙传师是唐代诗人,字辈号不详,此为《全唐诗》中仅有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联写孙传师年轻时的英伟风采;后两联写其晚年遭微谴和仕途受挫,但仍然志向高远,壮心不已。

第一联“逸气凌崧华,高标蔼缙绅”,起笔突兀,气势不凡。崧华,即青松,常用以象征高洁坚贞的品格。孙传师早年曾以诗文闻名于时,他的诗歌多表现一种超逸之气,如“白首无家客,青山有路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顾宪成《舟夜书所见》)等等。而孙传师的诗则更显得高洁坚贞。他早年曾登第授官,后来因直言进谏得罪皇帝,被贬谪到岭南,过着贫困的生活。然而他并不灰心丧气,依然保持着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他经常骑驴出游,吟咏诗篇,有时还击剑于市门,表现出一种不羁的个性和不屈的意志。“高标”句,正是写他这种豪迈的气概。

第二联“经纶真汉将,谈笑却胡尘”,进一步写他的豪迈性格。汉将,是指东汉名将马援。马援少年时就有大志壮气,他为人慷慨激昂,很有英雄气概。他在平定交趾叛乱时,曾单骑深入敌阵,斩敌将,立下战功。后来他奉命讨伐乌桓族的叛乱,也曾在战斗中显示出过人的勇气和智谋。因此,后人称赞他是“丈夫生必称英雄”。这两句诗是说孙传师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能够像汉将一样,在谈笑之间战胜敌人。“谈笑却胡尘”四字极富表现力,它不仅写出了孙传师英勇善战的性格,而且也写出了他豪迈洒脱的气质。

第三联“白首遭微谴,青云阻要津”,写孙传师晚年遭微谴和仕途受阻的痛苦心情。“微谴”是轻微地受到谴责,“青云阻要津”则是说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又反映了他对人生前途的失望和痛苦。

第四联“功名关造物,一语未能陈”,写孙传师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造物:指天地自然,即天命。这两句诗表达了孙传师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他认为功名富贵都是上天安排的命运,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改变这个规律。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光阴,奋发图强。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追求事业的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通过描绘孙传师年轻时的英雄气概、晚年时的悲凉处境以及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展示了他一生的经历。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和态度,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