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笺管已能操,书乏吟窗几兔毫。
文囿垣墙增渐广,词林枝叶势方高。
嗟余旧喜论周诰,晚岁无心讽楚骚。
羡子得时勤述作,宛如秋浦涌云涛。
译文:
儿童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笔,书窗几上兔毫已缺。
文坛的围墙越加宽广,词林的枝叶日益高长。
我早年喜爱周朝的典章制度,晚年无心吟诵楚辞。
羡子得时勤于写作,宛如秋浦涌起云涛。
注释:
- 次韵升师见招 其二:此诗应是诗人对友人邀请的回应。
- 笺管:指书信。笺纸和竹管。
- 吟窗几兔毫:指在书房的窗户下写文章,几案上的兔毫笔已用完了。
- 文囿垣墙增渐广:指文人学者的学问和才能日益增长。
- 词林枝叶势方高:比喻诗词文章的才华日益提高。
- 嗟余:指作者。
- 论周诰:指研究《尚书》中的“大诰”篇。
- 晚岁:指晚年。
- 讽楚骚:讽咏屈原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邀请的回应,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写作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他提到,儿童时期就能熟练地使用笔,书窗几上兔毫已缺,这反映了他的勤奋和毅力。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在书房的窗户下写文章,几案上的兔毫笔已用完了,这进一步展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专注和热情。
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文学才能,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尊重和欣赏。他认为,文坛的围墙越加宽广,词林的枝叶日益高长,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赞美,也是对整个文学界的认可和肯定。
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表达了自己对于学术追求的决心和勇气。他提到了自己早年喜爱周朝的典章制度,晚年无心吟诵楚辞,这既体现了他的学术兴趣的转变,也表达了他对学术自由的追求。
诗人通过对友人的羡慕,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他羡慕子得时勤于写作,宛如秋浦涌起云涛,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学术追求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