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缺处支筇立,溪溜声中弄扇行。
习习南风吹百草,幽香知有蕙兰生。

《东园》其三

注释:

东园:此词的题解。东园,即东园亭。亭,是古代一种供人游览的建筑物,有方形、圆形、六角形等。在宋代,文人雅士多喜欢在园林中建造亭台以供游赏。

缺处:指山峰中断的地方。

支筇:拄着筇竹杖。筇竹,一种可以当拐棍用的竹子。

弄扇行:指扇动扇子。

习习:形容风轻轻吹动的样子。

南风:温暖的春风。

百草:指各种各样的草木。

幽香:香气清幽。

蕙兰生:指蕙草和兰花生长繁茂。

赏析:

《东园》其三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描写山、溪、风、草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云峰缺处支筇立”,描绘了一幅山峰中断的景象,诗人手持筇竹杖,站在山峰的空缺之处。这里的“支筇”是指拄着筇竹杖,是一种常用的行走方式。而“缺处”则是指山峰中断的地方。这一句诗通过描绘山峰的空缺,为接下来的景色铺垫了背景。

颔联“溪溜声中弄扇行”,进一步描绘了溪流的声音和人物的活动。诗人手持扇子,在溪流的流动声音中走动。这里的“溪溜声中”指的是溪流的声音,而“弄扇行”则是指手持扇子走动。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颈联“习习南风吹百草,幽香知有蕙兰生”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用“习习”来形容春风的温柔,用“百草”来代表各种草木,用“幽香”来形容草木散发出的香味。最后一句“知有蕙兰生”则是指知道有蕙草和兰花生长繁茂。这一句诗通过描绘春风和花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