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江海去飘然,魂梦长依鹫岭边。
月地云阶重到处,殷勤稽首白衣仙。
【注释】
谒上竺观音大士:拜见上竺观音大士。
谒:拜见;稽首:礼拜时两手伏地头碰头,表示敬意和谦逊。白衣:指佛教徒的服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江海,经过上竺观音大士庙而作。诗中的“稽首”二字,表明了作者对观音大士的虔诚崇敬之情。
十年江海去飘然,魂梦长依鹫岭边。
月地云阶重到处,殷勤稽首白衣仙。
【注释】
谒上竺观音大士:拜见上竺观音大士。
谒:拜见;稽首:礼拜时两手伏地头碰头,表示敬意和谦逊。白衣:指佛教徒的服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江海,经过上竺观音大士庙而作。诗中的“稽首”二字,表明了作者对观音大士的虔诚崇敬之情。
诗句释义与分析 赏析黄鹤山顶云与白龙潭上雨之诗 1. 诗句原文 但看黄鹤山顶云,化作白龙潭上雨。 2. 注释与解释 - 黄鹤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 黄鹤山顶:即黄鹤山上的龙池,是黄鹤山的一部分。 - 云化作白龙潭上雨:传说在黄鹤山顶的云朵会化作白龙潭上的雨滴。 3. 诗歌背景 - 黄鹤山因其形似张翼左右,如母顾子,亦名母顾山。 4. 赏析 -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七 江城秋至几日,风物斗觉凄凉。 邻女机丝何有,夜闻促织悲伤。 注释: - 江城:指作者所在的城市,秋天到来已有几天了。 - 风物:自然景物。 - 斗:非常,极其。 - 凄凉:冷落、萧条的感觉。 - 何有:没有。 - 夜闻促织:晚上听到蟋蟀的叫声。促织即蟋蟀,古人常用以表达哀愁之情。 - 悲伤:感到悲伤。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本题要求赏析诗句,注意要结合全诗的内容,从内容和形式上作答,分析其表达效果。“柱础争流馀润”意思是:石柱下的流水争着向屋檐下滴落。“定有盲风怪雨”,意思是:一定会有狂风暴雨。“晓来已听鼍龙”意思是:拂晓时分,我听到了鼍龙的鸣叫。“油云忽改山容”意思是:浓密的云层突然改变了山的颜色。“盲风怪雨”是借喻,形容夏夜的风雨来得迅猛猛烈。“鼍龙”指的是雷
注释:在禅理修行后,偶尔登上绝顶的山峰,坐在石头上聊以解闷。 眼界漫然分界线,谁知大道无边无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领悟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登高望远,领悟到了人生的大道理。 首句“禅馀偶登绝巘”,描绘了诗人在禅理修行后,偶尔登上绝顶的山峰。这里的“禅”指的是佛教的禅宗,是一种修行的方式,而“余”则表示剩余、闲暇的状态。诗人在完成一定的修行之后,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注释】 处士:隐居不仕的人。陈迹:旧迹,遗迹。断碑:残损的石碑。 婉约:柔美含蓄。秀句:优美的诗句。骚人:指屈原,战国时楚国诗人,以作《离骚》著称于世。万古:永远。传香:流传久远。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闻复湖上秋日景色的描写和赞美。 首联“处士尚余陈迹,断碑横卧林塘”,写景抒情,先点明地点和环境。“尚余陈迹”表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情,留下了一些痕迹。“断碑横卧”则说明这些陈迹已不复存在了
译文: 人到晚年身体衰弱,背绳追曲周容。 嗟叹你时来势利小人,故能嘲笑嘲弄龟龙。 注释: 次韵:这是一首七言诗的次句,与原诗的首句相呼应,即用原诗的句子进行押韵。 闻复湖上秋日六言:这是一首六言诗,每句六个字,共三联。 其一云:“人物年来衰谢,背绳追曲周容。”意思是说,人们年老体衰,背离了正直的原则,追求世俗的享乐。 其二云:“嗟尔得时蝘蜓,故能嘲哂龟龙。”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得到富贵的机会
【注释】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九: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所作。首句“凉月娟娟清媚”,用“凉月”喻人,以美人比月亮,既写出了月色之美,又写出了人的娇媚。次句“舒光巧入帘栊”,写月光从帘栊间透进来,照在屋内的壁上和窗棂上,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三句“万籁声同比竹”,万籁指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风、鸟叫声等。第四句“细窥一一空中”,细看这些声音在空气中的分布和传播情况,如同观察竹枝上的蝉鸣一样清晰可见
【注释】狙公:指猎人。巧黠:聪明机智。迷暮四朝三:意谓狡猾的猎手在傍晚时,用箭射向四个方向。老我身如枯木:比喻人到了老年像枯木一样。兀然不动:像岩石一样屹立不动。幽岩:山中幽暗的山洞。 诗的赏析:此诗为七绝,写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感受和心情。首句“可怪狙公巧黠”,是说秋天里那些狡猾的猎人(狙公)在傍晚时分,把箭射在四个不同的方向。诗人用“可怪”二字,既形容了猎人的狡诈,又表现了自己的惊讶之情
【注释】陇头:古称山名,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是秦、晋分界的地方。陇首,即指此处。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清丽的月夜图景。前两句写天边云彩,后两句写水中波光。诗人以“约”、“催”二字,把风和角都拟人化了。这两句是写明月初上时,云彩被风吹动,从陇头向西北方向移动,而那高挂天空中的月亮也仿佛在催促云层快些归去。第三句写明月在湖面上映出明亮的光来。第四句写月光照射在湖面上,使湖水波光粼粼。
注释:浩瀚的霜气刮动天地,温泉和火井都没有了生气。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浩瀚”是形容霜风之大,“刮”字写出了其强劲有力之势,“天地”两词写出了其范围之广,“无生意”三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其气势之盛,将自然景观描写得生动传神。后两句抒情,诗人面对如此景象不禁感叹:温泉和火井都没有了生气。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忧虑之情
【注释】苦嫌:厌恶。荣禄:指高官厚禄,富贵生活。收身:即“全身”的谐音。归与:归隐,隐居。渔樵:指打渔砍柴的人。白下门:南京市秦淮河南面的一个城门。西山迤逦(yǐ lǐ):曲折延伸。岸乌巾:指戴岸帻,即乌纱帽。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南京时写的。诗中的“王公”,是指当时的宰相贾似道。贾似道为人贪婪,专横跋扈,他勾结权臣,排挤异己,排斥贤能。因此,作者写了这首《访荆国王公》诗来讽刺他。首句说
注释:博辩旧闻,轻孟子。意思是说,我博闻多识,可以与孟子相比。谈经早不愧杨雄。意思是说我在谈论经典的时候,不会愧对杨雄这样的大儒。惠能伎俩元无有。意思是说,我的伎俩和手段是不存在的。还许从容广座中。意思是说,我还是可以在广座之中从容应对。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上所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尊重和自己的学识自信。诗中的“轻孟子”,是说作者认为自己的学问并不比孟子差,甚至还要超越他
【注释】 1. 访荆:到荆门去。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流经此山。 2. 王公:指荆州刺史。公,泛指高官。 3.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指心事重重,不得舒展。 4. 渡水穿云客:指诗人自己。渡水,指从江中渡过。穿云,形容行走之迅速。客,指行旅之人。 5. 拄杖芒鞋到户庭:拄着拐杖,穿着草鞋来到自家门前。 【赏析】 《访荆国王公》是唐朝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之一。这是第一首
病中四绝句呈刘景文左藏 其一 一室寥寥北岭隈,午窗孤枕梦初回。 无端自是风惊竹,错认旁人问疾来。 注释: (1)“病中四绝句”:指病中所作的四首诗。 (2)“北岭隈”:即北方之山的山弯处,指居室的北边角落。 (3)“午窗”:中午的窗户。古人有“昼眠”、“夜寝”之说,午时为白天的一半,故谓“午窗”。“梦初回”:指刚刚醒来。 (4)“无端”: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5)“自是”:本来就如此。
【注释】:西风:秋风。薄:吹拂。木:指树木。晚飕飕:指秋风刮得很急的样子。童子:儿童。闲:闲着。煎药火:熬药的火候。灯影:灯光映照出的阴影。漫悠悠:模糊、摇曳不定的样子。 【赏析】:此诗写秋夜之景,意境清幽,富有禅趣和诗意。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人物动作,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的前二句写诗人在深秋时节,西风吹过枯黄的树林,树叶沙啦啦地作响。屋外的古树已经没有主人来打理了
【注释】: 病中四绝句呈刘景文左藏(zàn qiáo):在病中作的四首绝句献给刘景文。左藏,官署藏书之所。刘景文曾任右赞善大夫、集贤院学士等职。高梧挂月照床头,聒砌寒螀(jiāng)似怨秋:高树上挂着明亮的月亮照着床铺,蟋蟀在墙壁上鸣叫,好像在怨恨秋天的到来。我病尚能安静默,尔曹无事苦啁啾:我虽病了但还能静静地躺着,你们这些小子没事可干,却总是不停地吵闹。 【赏析】: 此诗以清丽淡雅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