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古堑雪溟蒙,细竹枯条共一丛。
寒雀喧饥正无赖,输他孔翠食樊笼。

【注释】

申:通”伸”孔翠:即孔翠鸟。一种小鸟,以青竹为巢。

樊笼:指鸟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雪后的荒园里看到的雀与竹的景象,表现了雀和竹子的相依相护的关系。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幽深,耐人寻味。

首句“荒园古堑雪溟蒙”描写的是一幅清冷的画面,荒园、古堑、雪,三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片苍凉凄清的气氛。“溟蒙”一词,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荒凉之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孤独与无奈。

颔联“细竹枯条共一丛”则转向描绘竹子本身。这里的“细竹枯条”,既写出了竹子的形态特征,也暗示了其所处的环境——荒园古堑。而“共一丛”则表明这些竹子虽然孤立无援,但却顽强地生存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

颈联“寒雀喧饥正无赖”则是对麻雀这一形象的刻画。在这里,麻雀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互相取暖,互相安慰,展现出了动物世界的温暖与和谐。然而,这种和谐却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用“寒雀喧饥”来形容麻雀们欢快的叫声,用“正无赖”来讽刺它们不顾饥饿而只顾嬉戏的现象。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深沉。

尾联“输他孔翠食樊笼”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鸟儿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任何束缚,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人类却常常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失去了自由,被囚禁在樊笼之中。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译文】

荒芜的花园和古老的护城河都被雪覆盖,细小的竹子枯黄的枝条一起生长在一起。

寒冬里饥饿的麻雀互相取暖叽叽喳喳,真是可爱得让人忍不住想笑。但这样的情景又何尝不是被笼子里的孔翠鸟所嘲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