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秋江不见人,翠荷擎出露华新。
江神水仙来共饮,一掬遗我生精神。
【注】夜半:深夜。
翠荷:荷叶。
擎:托起。
遗我生精神:给我生命之精魂,指诗的主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题中的“梦”字表明诗人是在梦中所见所感,而诗中所写的“翠荷”,则又使人联想到了荷花,因为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是圣洁之物,所以诗人以荷为喻,以荷比莲,以莲比人,以人比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创造。而这种创造的实质,则是通过梦境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宇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领悟。
首句“夜半秋江不见人”,写景。“江”即“江湖”。“不见人”并非真的没有人,而是说此时没有见到人的踪影,这是因为人在梦中,而人往往在梦中不自觉地进入梦境。这里用了一个“见”字和一个“不见”字,构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翠荷擎出露华新”,写物,也是写人。诗人以翠荷托出露水,写出了其新鲜之美。“擎”字写出了荷叶的生机和活力。“擎”字还隐含了诗人对自己人格的自许和自信。“翠荷”一词不仅描绘出了荷叶的美,更隐喻了诗人的品格和操守。而“露华新”则进一步突出了荷叶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它所代表的意义。在这里,“擎”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首诗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最后一句“江神水仙来共饮,一掬遗我生精神”,写意,也是写人。诗人想象江神和水仙来到他的身边,与他共同饮酒。这里的“江神水仙”并不是指真正的神灵,而是借古人的传说来表现自己对于超脱世俗的境界的追求。而“共饮”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死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死亡不过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只要生命还存在,那么它就会继续向前发展。而死亡只是短暂的休息,而不是终结。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江神和水仙一样,永远保持生命的活力和热情,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却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