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妙齿遗樊笼,嗜好岂与稠人同。
岩栖水饮有馀裕,期以至道超鸿蒙。
少林人亡仅千载,末路鼓舞谁为雄。
江西老褐真望士,蚁趋云合争所从。
羡君伏役事且久,诚专志苦迷春冬。
心珠磨错稍精莹,仿佛水月含冲融。
去岁扁舟下吴会,溪山胜践情所钟。
芒鞋竹杖霜露入,始知节物徂秋风。
朝来兴尽挽不住,翻然又逐南征鸿。
它年相逢定庐岳,与子终老巢云松。
注释:
- 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我送信给诚无上人回山洞山文禅师的座位。
- 上人:这里指诚无上人或山洞山文禅师。
- 妙齿:美妙的牙齿,形容人的美口。
- 遗樊笼:比喻超脱世俗。樊笼,樊篱,比喻尘世的束缚。
- 嗜好:爱好。
- 嗜好岂与稠人同:我的爱好难道和别人一样吗?
- 岩栖水饮:在山中隐居,喝水。
- 有馀裕:有宽裕的时间。
- 期以至道:期望达到道家追求的“至道”。
- 少林:禅宗寺庙之一,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西。
- 末路:佛教用语,指死亡、衰亡。
- 江西老褐:江西人。
- 羡君:羡慕你。
- 伏役:服劳役。
- 志苦迷春冬:意志专一而辛苦地追求春天和冬天。
- 心珠:指心中的真意。
- 磨错:磨光。
- 冲融:冲和融洽。
- 去岁:去年。
- 吴会:古地名,即今天的江苏苏州一带。
- 芒鞋竹杖:用草鞋和竹杖代替鞋子和拐杖。
- 霜露入:霜露沾湿了衣裳。
- 节物徂秋:秋天的到来。徂,过去;物,节气、时令。
- 朝来:早晨。
- 兴尽挽不住:兴致已尽,挽留不住。
- 翻然:突然改变方向的样子。
- 又逐南征鸿:又随南飞的大雁而去。
- 它年:他年。
- 庐岳:庐山的别称。
- 巢云松:筑巢于云中的松树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诗人以“上人”自称为信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尊重和敬仰之情。然后,诗人描述了友人的外貌和神态,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超凡脱俗的人。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爱好,即超越世俗,追求真理。
诗人描绘了友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态度,即隐逸山林、饮水思源、悠然自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希望友人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诗人的语言风格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