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材擢阳阿,秀色方蔚然。
侵寻掩众阜,屹屹上造天。
惊飙忽摧殒,中道虚弃捐。
颜渊古称夭,道德今独妍。
何求拥肿为,无用徒永年。
【注释】:
刘咸临:即刘咸临,字子高。
异材擢阳阿:出自《列仙传》,“阳阿”是地名,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指凤凰,比喻有才德的人。
秀色方蔚然:秀色,美丽的容貌。蔚然,茂盛的样子。
侵寻掩众阜:侵寻,渐渐逼近;掩,遮盖;众阜,山丘。
屹屹上造天:屹屹,高大的样子;造,到达。
惊飙忽摧殒:惊飙,急风。摧,摧毁。
中道虚弃捐:中道,正道。虚,空。弃捐,抛弃。
颜渊古称夭:颜渊,孔子弟子颜回,以德行著称,但早逝(一说死于病)。夭,短命。
道德今独妍:道德,品德和才能。妍,美好。
何求拥肿为:拥肿,形容肥胖,此处指身体肥胖的和尚。
无用徒永年:无用,没有用,徒劳地活着;徒,白白地;永年,长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和尚在修行过程中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者生活境遇的感慨和理解。全诗通过对和尚的外貌、行为和命运的描述,展现了其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从诗的开头来看,诗人用“异材擢阳阿”来描绘这位和尚的非凡才华和出众气质,这种才华和气质让他成为了众多人的仰慕对象。然而,这种才华和气质也让他成为了他人嫉妒和排挤的对象。这种矛盾的心理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歌的中间部分通过对和尚的外貌和行为的描写,展示了他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从“颜渊古称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和尚的品德和才能的肯定。而“何求拥肿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尚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失望。
诗歌的结尾部分通过对和尚的命运的描述,引发了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反思。从“无用徒永年”可以看出,诗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或权力地位而活。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仁爱之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和尚的生活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者生活境遇的感慨和理解,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反思。《刘咸临秀才挽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诗歌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