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与晦翁,千载两名流。
各以一臂力,能镇百世浮。
神游天地间,或为山阿留。
心期有佳人,驾言写幽忧。
水流崖华开,山空明月秋。
桂树影团团,乳鹿鸣呦呦。
荐菊秋盈筐,酌茶花满瓯。
两翁来不来,徘徊驻归驺。

【注释】

和卧龙招隐吟:指与诸葛亮隐居的南阳相望,这里代指卧龙岗。南阳:今属河南,在今河南省南部。武侯: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晦翁:朱熹号晦庵老人,人称晦翁。

千载名流:指历代名士。两翁:一指诸葛亮,一指朱熹。

能镇百世浮:能安定百世的浮荡。能镇:能安定。

神游:精神遨游。山阿:山的北面或西面,泛指山上。留:停留。

心期:心愿,心愿所期。佳人:美人,美女。驾言:写文章以表达。幽忧:深沉的忧伤。

水流崖华开,山空明月秋:形容景色清丽,意境高远。水流、岩壁、花开花谢、明月都是自然景物。

桂树影团团,乳鹿鸣呦呦:形容山景优美,环境宜人。

荐菊:献上菊花。秋盈筐,秋天收获的果实都装满了篮子。

酌茶花满瓯:斟满茶杯。花满瓯,茶杯里满是鲜花。

两翁来不来,徘徊驻归驺:不知道两位先生是否会来,于是徘徊不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为蓝本,借咏诸葛亮之典,抒发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但抒情成分更多一些。

开头两句说:“武侯与晦翁,千载两名流。”意思是说诸葛亮和朱熹是历史上的两位名人,他们各自都有过杰出的贡献和不朽的业绩。这两句点出题中所说的“招”,即招引、招集的意思。接着就写招贤的目的:“各以一臂力,能镇百世浮。”意思是说诸葛亮和朱熹各自用他们的力量来安定天下的动荡,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这两句表明了招贤的具体内容——稳定社会,安定人心。

第三句说:“神游天地间,或为山阿留。”意思是说诸葛亮和朱熹的精神遨游于天地之间,有时也停留在山间的静谧之中。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又表现了他们在山水间自由自在的精神风貌。

第四句是说:“心期有佳人,驾言写幽忧。”意思是说心中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可以倾诉心中的忧愁。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佳人的思念之情。

第五六两句是说:“水流崖华开,山空明月秋。”意思是说流水潺潺,岩石上的花儿已经凋谢;山间空旷,明月映照着秋色。这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面。

第七八两句是说:“桂树影团团,乳鹿鸣呦呦。”意思是说桂花树下的树影团团圆圆,乳鹿在山林中欢快地鸣叫。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第九十两句是说:“荐菊秋盈筐,酌茶花满瓯。”意思是说秋天丰收的季节里,把菊花装进了篮子;沏满了茶杯里的茶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品茗的乐趣。

最后两句是说:“两翁来不来,徘徊驻归驺。”意思是说两位先生是否到来?他徘徊不定,久久不离开。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先生到来与否的担忧和期待之情。

这首诗通过赞美诸葛亮、朱熹等历史名士,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优美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