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老隐山,丑怪百千状。
不依本分说禅,一向横拈竖放。
有时放夜市于蟭螟眼中,有时驾铁船于须弥顶上。
有时倒骑骏马骤高楼,有时轻引藕丝牵大象。
证鳖成龟,唤三作两。
黑豆换人眼睛,偏做遮般伎俩。

注释:

  1. “天下老隐山,丑怪百千状”:这是第一句,描绘的是一幅山峦起伏、奇形怪状的画面。”老隐”意味着隐居,”山”则是自然景观。整句诗的意思是在这片山水之中,隐藏着许多古老的寺庙,它们的形状各异,宛如山中的奇花异草,充满了神秘感。

  2. “不依本分说禅,一向横拈竖放”:这是第二句,描述了一种随意而自然的状态。”说禅”是指讲述佛经或佛法,但这里强调的是禅宗的随缘和自在。”横拈竖放”则是一种自由自在的修行方式,不受任何拘束。

  3. “有时放夜市于蟭螟眼中”:这是第三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禅宗的灵活和多变。”夜市”通常指热闹的商业活动,而在这里却变成了昆虫的世界。这象征着禅宗的修行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4. “有时驾铁船于须弥顶上”:这是第四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达禅宗的宏伟和深远。”铁船”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船,它载着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须弥顶”是佛教中的最高山峰,象征着佛法的高远和神圣。这两句诗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宏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5. “有时倒骑骏马骤高楼”:这是第五句,以动物的形象来比喻禅宗的活泼和生动。”骏马”代表力量和速度,”高楼”则是高耸入云的建筑。这两句诗描绘了禅宗修行者在生活中的轻松自如和对生活的热爱。

  6. “有时轻引藕丝牵大象”:这是第六句,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禅宗的渐进和积累。”藕丝”代表着纤细而坚韧的生长方式,”大象”则是庞大的生物。这两句诗传达了禅宗修行者在生活中的细致和耐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宏大境界。诗人以山、夜市、铁船、高楼等作为隐喻,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自在和随缘。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种生活态度既不受世俗的束缚,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