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屿兮媚川,如山兮倚天。
大哉圆通之道,民无得而名焉。
【注释】
屿:小岛。媚:柔美可爱的样子。倚:依靠,依靠。圆通:佛教用语,指圆满通达、不偏颇。大哉:赞叹。圆通之道:佛经中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有如“因陀罗网”一样,因缘具足,无物不得其形,这就是所谓“圆通”。这里用来比喻佛法的广大无边,无所不能。民:指百姓。得:得到,能够。焉: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啊”。
【赏析】
此为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观音赞》的第二首。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哲理和哲学思考。
诗的第一句“如屿兮媚川,如山兮倚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屿(小岛)和山(山峦)都显得柔美而可爱。这里的“媚”字,不仅描述了屿和小山的美丽,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紧接着,第二句“大哉圆通之道,民无得而名焉。”则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解读。这里的“圆通之道”,指的是佛法的广博无边,无所不包。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最后一句“民无得而名焉”,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与升华。它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境界,即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名利得失,而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境界既是一种对人生的理想追求,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选择。
整首诗在表达上,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它既可以作为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参考,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