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撼树,沩山良久。
说体说用,互扬家丑。
这首诗的译文是:仰山撼树,沩山良久。
说体说用,互扬家丑。
注释:
仰山撼树:仰指仰山,山指仰山,撼即摇动、摇晃,指仰山被动摇,久则山不动。
沩山良久:沩山长时间不动摇,指沩山岿然不动。
互扬家丑:互相宣扬自己的过错,比喻相互指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相互指责的行为的不满和批判。诗中通过描绘仰山被撼动而沩山岿然不动的情景,表达了修行者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坚定,不应在修行过程中相互指责、互相指责。
“仰山撼树,沩山良久。”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行状态。仰山被撼动,意味着修行者过于执着于外在的事物,没有达到内心的宁静;沩山岿然不动,意味着修行者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不会被外界所动摇。这种对比揭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应有的状态,即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坚定,而不是过度地执着于外在的事物。
互扬家丑”则是对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应避免的行为的批判。修行者应该在谈论教义时保持谨慎和尊重,不要过多地宣扬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应该相互理解和包容,而不是相互指责和攻击。这种批判的态度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提升,而不是过分地关注外在的表现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