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处具足闹中境界,闹处显示静中消息。
达磨面壁少林,普化摇铃闹市。
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
若是向上巴鼻,毕竟何曾会得。
【注释】
偈颂二十五首 其五:静处具足闹中境界,闹处显示静中消息。达磨面壁少林,普化摇铃闹市。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若是向上巴鼻,毕竟何曾会得。
【赏析】
此诗是一首偈语,通过描述禅宗大师达摩面壁而坐和普化大师在闹市中行走的情景,来说明禅宗的修行方法。
第一句“静处具足闹中境界”,意思是说在静的地方可以体验到丰富的境界,而在闹的地方也可以体验宁静的境界。这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式,即通过体验生活中的喧嚣,达到心灵的平静。
第二句“闹处显示静中消息”,意思是说在喧闹的环境中,可以发现宁静的存在。这也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即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第三句“达磨面壁少林,普化摇铃闹市”,是对达摩大师和普化大师的描绘。达摩大师在少林寺里面壁苦修,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普化大师在闹市中行走,摇动铃铛,表现出对世间事物的关注。这两幅画面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式。
第四句“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是说修行者的眼睛看到的是东南方向的风景,但内心却向往着西北的方向。这句话表达了禅宗的修行目标,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最后一句“若是向上巴鼻,毕竟何曾会得”,是说如果只是追求表面的修行,那么终究是无法真正领会禅宗的道理。这句话强调了禅宗修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深入的体验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禅宗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