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微星出古风还,匝地声光不掩关。
三馆峻迁同陌路,九华高卧是蓬山。
岩莎步入祥麟稳,海树飞来白凤闲。
只恐致君休未得,蒲轮重到薜萝间。
【注释】
少微、古风:星座名。
匝地声光不掩关:《诗经·大雅·荡》“我征徂南,至于艽野”,毛传:“艽野,四方之地。”《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周之故也已”孔颖达疏:“四方之地,犹言天下也。”杜甫以“四塞”喻指唐王朝。
三馆:汉代置太常、太史、博士三官,合称三馆。后以称翰林院或秘书省。峻迁:升迁。同陌路:不相往来。
九华、蓬山:均为神仙居处。
岩莎步入祥麟稳,海树飞来白凤闲;《列子.黄帝篇》:“龙伯之渊有二神人,乘两龙,玩于四海。见钓饵者处,施钩而罔,得鱼而忘。”薛综注:“龙伯之渊,大海也。二神人,仙人也。乘龙,龙身也。玩,乐也。四海,四时也。钓者,人君也。饵,事也。得之,喜也。忘之,忧也。”此诗中用“岩莎”暗喻“龙伯之渊”,“祥麟”即“龙伯之渊”。
海树飞来白凤闲;《楚辞.天问》:“凤皇鸟适何处?”王逸注:“凤皇,百鸟之王。”又:“凤凰上击九千里。”王逸注:“凤凰高飞也。”此处“凤”借指凤凰,“白凤”即“凤凰”。
只恐致君休未得,蒲轮重到薜萝间:《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尝为武帝画云气图,帝喜曰:‘(朔)乃欲以朕为解闷耳!’赐帛三十匹,后以为郎。……朔常从上至甘泉宫,从御幸雍邸,从容言曰:‘臣闻至尊之处,非人所安,臣原赐归田里。’上曰:‘何谓也?’朔对曰:‘‘鹿生于麌林而命为马,马实生而转化,非本其真性也。若积羽沉石,三日不虚。而陛下仁育群灵,贷脱贤士,天下为一,今复驰鹜乎名利之场,放逐无质,此臣之所为圣主患也。’于是上作色而笑之。”薛涛《赠薛璩校书》:“自与东山别,那堪此夜还。月明浑不见,行坐白云端。”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之作。诗人先以《少微星出古风还》起兴,然后由天上星辰联想到人间人事,进而将话题引向政治方面。接着写友人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自己虽被贬谪却依然关心国事,最后再次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首联两句以天上的星座“少微星”起兴,写诗人对友人遭逢的关切。少微是二十八宿之一,属南方朱雀七宿,古人认为它主掌南方,与夏天、火有关。《礼记·月令》说:“季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旱落,国乃有恐”;而“秋行春令,则有陨霜不杀草树木,贼风雨之败行”。可见少微在古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诗人以“古风还”三字暗寓朋友遭谗被贬之意。
颔联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切。诗人以汉代三公府为喻,说明友人被贬之事已引起他的忧虑。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都是宰相的代称。汉代因以三公为最高行政长官,故有此称。这里诗人以“峻迁”二字表明友人被贬的严重性,同时暗示自己对此表示同情。而“同陌路”则说明他们之间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联系。“陌路”原指田间小路,后用以形容彼此疏远、互不来往的关系。《论语.阳货》:“道不同不相为谋。”“陌路”,语出于此。所以诗人用此词意指自己和友人之间的疏远关系。
颈联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诗人以神话中的“九华”、“蓬山”来比喻友人和自己的理想境界,并以此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之情。“九华”、“蓬山”都是仙界中的胜境,分别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九歌·云中君》)和《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诗人用此二典,一方面表明他对友人处境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自我安慰。
尾联合首联一起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首先用典故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担忧,接着写自己虽被贬但仍然关心国事,最后再次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迫切愿望。全诗结构严谨完整,语言简练精当,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