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掌,有功者赏。
胡汉不来,全无伎俩。
伎俩既无,波旬失途。
瞿昙瞿昙,识我也无。

【注释】

  1. 颂一百则,这里指《赞经》,是佛教的一篇经文。
  2. 其九十八:指《赞经》中的第九十八首。
  3. 明珠在掌:比喻手中掌握的权柄。
  4. 有功者赏:指有功之人应当得到奖赏。
  5. 胡汉不来,全无伎俩:指汉族和吐蕃人不来侵犯。
  6. 波旬失途:指吐蕃军队失去方向。
  7. 瞿昙瞿昙:梵语Kulaksana的音译,意为“我”,这里指作者自己。
  8. 识我也无:指作者自问能否识别出自己。

【译文】
手握明珠,有权有势的人会得到奖赏;汉族和吐蕃不来侵犯,他们就没有机会了。
吐蕃军队没有计谋,失去了进攻的方向。
我是瞿昙瞿昙,你能够认识出我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和平的诗歌,通过赞美和平来表达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
诗的第一句“手握明珠,有功者赏”寓意着拥有权力和地位的人应该受到奖赏,这是对权力和地位的一种肯定。接着,第二句“胡汉不来,全无伎俩”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汉族和吐蕃人不要前来侵犯,因为那样就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计谋了。最后,第三句“波旬失途”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因为吐蕃军队如果失去了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最后一句“我是瞿昙瞿昙,你能够认识出我吗?”则是作者的自我调侃,他自嘲为“瞿昙”,即佛祖释迦牟尼的尊号,以此表明他是一位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