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孤顶谁家路,上兮下兮复何故。
曾列三千一半徒,我今独满当时数。
鲸麟麟,龙鳞鳞,坤维高步生清尘。
休云裴相慕黄檗,额有圆珠七尺身。
利禅者,利禅者,倚天长剑应牢把。
或谓风云不再来,谁为苍苍分昼夜。

【诗句释义】:

雷峰塔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西湖西岸。孤塔矗立,直指天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首诗就是描绘了雷峰塔的景象。诗中提到的“雷峰孤顶谁家路”,指的是在这座孤塔上寻找一条通往何方的道路。而“上兮下兮复何故”则是诗人对于这种孤独的思考和疑问。

【译文】:

雷峰塔是杭州的象征,它孤傲地矗立在西湖之滨。人们常常在上面找寻着通向未知道路的方向。我独自欣赏着这份孤寂之美,仿佛成为了当时的一部分。鲸鱼与麒麟,龙鳞般美丽,高步生清尘。裴相慕黄檗(裴相即裴休,黄檗为慧宗禅师)的圆珠七尺身。利禅者,利禅者,倚天长剑应牢把。或谓风云不再来,谁为苍苍分昼夜。

【注释】:

  1. 雷峰孤顶:是指雷峰塔。
  2. 三千一半徒:三千弟子中的半部分。
  3. 我今独满当时数:我独自享有当年弟子的人数。
  4. 鲸麟麟,龙鳞鳞:比喻自己像鲸鱼一样巨大,如龙鳞一般美丽。
  5. 坤维高步生清尘:形容自己高洁的品德如同大地一般稳重,不染尘埃。
  6. 休云裴相慕黄檗:不要羡慕裴休对慧宗禅师的仰慕。
  7. 额有圆珠七尺身:额头上的痣就像一颗七尺高的珍珠。
  8. 利禅者,利禅者:指利禅的人,利禅的人。
  9. 倚天长剑应牢把:形容自己像倚天宝剑一样坚定。
  10. 或谓风云不再来:有人认为风云不再来了。
  11. 谁为苍苍分昼夜:谁来划分白天和黑夜。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雷峰塔的诗。全诗通过描写雷峰塔的孤傲、美丽以及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修行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第一句“雷峰孤顶谁家路”,描绘了雷峰塔的地理位置和独特性。第二句“上兮下兮复何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的思考和疑问。第三句“曾列三千一半徒,我今独满当时数”,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当时弟子数量的感慨和自我认同。
    接下来的句子“鲸麟麟,龙鳞鳞,坤维高步生清尘”,则以鲸鱼和龙的形象来形容自己,强调了自己的高大和纯洁。而“或谓裴相慕黄檗,额有圆珠七尺身”,则引用了历史典故,赞美了裴休对慧宗禅师的仰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高尚品质。
    最后两句“利禅者,利禅者,倚天长剑应牢把。或谓风云不再来,谁为苍苍分昼夜”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修行就像倚天宝剑一般坚定,而风云变幻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必过分忧虑。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诗人以雷峰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修行和人生的理解和领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