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作何色,雨从何来。
不用弹指,楼阁门开。
波波棱棱,南方未回。

【注释】

刘禹锡:唐末诗人。云居山在河南嵩县西,是中岳的名胜之一。东平:今山东泰安。公问云居雨从何来:你问云居山下雨是怎样形成的。东平: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官人:指东平郡太守。风作何色:风的颜色是什么?

其三

不用弹指,楼阁门开。

波波棱棱,南方未回。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首句点题,“问”字领起全篇,以下四句描写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画面。

首句“问云居雨从何来”,点明主题。云居山因多雨而得名,所以作者要问:“云居山下雨是怎么形成的?”次句“东平问官人风作何色”,又进一步追问,东平郡太守是位博学之士,他定会知道风的颜色。这两句一问一答,既表现了诗人求教的热情,也显示了作者的虚心好学。第三句“不用弹指,楼阁下空”,意思是说,用不着弹指(即用极短的时间),楼阁的大门就开了。这一句写时间之短暂和楼阁大门之迅速开启,突出了风速之大。第四句“波波棱棱,南方未回”,描绘了大风席卷而来、波涛汹涌的景象。此句中“波波棱棱”形容波浪起伏不定;“南方未回”说明风从南方刮来。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饰。作者把风比作弹指,形象地写出了风的疾速;把风比作楼阁的门,活灵活现地描绘出风势之猛烈,使人仿佛听到了狂风怒号之声。全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将一个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它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通过具体而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所写景物的形貌特征。全诗虽只是对风的描绘,但风已具有了人格化的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