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风景不相饶,免见丹霞把佛烧。
莫谓开炉无一事,汾阳扇子手中摇。
祖师密旨,杳绝纤埃。
应用无私,匪亏时节。
寒时寒,热时热。
木佛放光明,院主生欣悦。
绢扇足风凉,衲僧摇不彻。
分明漏泄天机,底事因何不瞥。
若也玄关拨转,自然心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远事,岂从葱岭带将来。
诗句
- 熙熙风景不相饶,免见丹霞把佛烧。
- 注释: 这里的“熙熙”指和煦的阳光,而“风景”则是指周围的环境。诗人用“不相饶”表达阳光明媚、景色宜人,但自己并未参与其中,避免了因欣赏美景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事物。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与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 莫谓开炉无一事,汾阳扇子手中摇。
- 注释: “开炉”可能指的是炼丹或烹饪等需要火候的事情,而“汾阳扇子”则是古代的一种扇子。诗人以“无事”来描述这些活动,强调即使有繁忙的工作,他也能游刃有余。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忙碌中寻找平衡的能力,即使在做日常琐事时也能保持冷静和专注。
- 祖师密旨,杳绝纤埃。
- 注释: “祖师密旨”指佛陀留下的深奥教导,而“纤埃”则是指微小之物。诗人形容这些秘密教诲难以触及,如同尘埃一样细微。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深奥学问的敬畏之心。
- 应用无私,匪亏时节。
- 注释: “应用无私”意味着使用佛法时应无所保留,“匪亏时节”则是指不违背时机。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佛法运用的灵活性和适时性。
- 赏析: 这句诗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不可固执己见。
- 寒时寒,热时热。木佛放光明,院主生欣悦。
- 注释: 这句话描述了木佛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状态,春天温暖如春,夏天炎热似夏,秋天凉爽如秋,冬天严寒如冬。同时,木佛在春夏两季能够发出光明,使院主感到喜悦。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四季和木佛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与感慨,也体现了他对佛法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 绢扇足风凉,衲僧摇不彻。
- 注释: “绢扇”指用绢布制成的扇子,“衲僧”则是和尚的别称。诗人描绘了一幅和尚手持绢扇却无法完全驱散炎热的场景,强调了高温带来的困扰。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高温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和尚们在这种环境中的困境。
- 分明漏泄天机,底事因何不瞥。
- 注释: “天机”指宇宙间最微妙、最深奥的道理或事物。诗人质疑为何这些道理如此明显却不被人们轻易发现,表达了一种对知识普及的担忧。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传播的思考,他认为很多重要的道理并非人人都能轻易理解,这可能源于人们的主观偏见或其他原因。
- 若也玄关拨转,自然心眼豁开。
- 注释: “玄关”通常指佛教中的法门或者智慧的门径,“拨转”则是指转变或领悟。诗人认为只要掌握了玄关,就能打开自己的心智之门。
- 赏析: 这句诗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悟性,认为通过学习和应用佛法可以使人的心智得到提升。
- 方信普通年远事,岂从葱岭带将来。
- 注释: “葱岭”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卡,这里可能指的是从葱岭地区带来的物品或经验。诗人感叹那些久远的往事并非仅凭物质就能带回来,而是需要真正的感悟和体验才能获得。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时间和经历的认识,即真正的价值和收获往往不是靠物质或经验所能获得的,而需要内心的觉醒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