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乳不分,菽麦难辨。
担带病深,改移功浅。
十二时中不依倚,明见佛性有此理,浆水钱在草鞋里。

【注释】

  1. 颂古:即《题佛寺壁》。
  2. 水乳不分:比喻人浑然一体。
  3. 菽麦难辨:比喻事物的界限不清,难以分辨。
  4. 担带病深:比喻疾病缠身,痛苦不堪。
  5. 改移功浅:比喻改变旧习,取得的效果很微薄。
  6. 明见佛性:指清楚地认识佛性。
  7. 浆水钱:指施舍的一点钱财。
  8. 草鞋里: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赏析】:
    此篇是一首咏佛的诗。全诗通过描写一个生病的人在佛寺中乞食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虔诚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第一句“水乳不分,菽麦难辨”,描绘了生病的人身体虚弱的状况,仿佛水和乳混合在一起,无法分辨,豆子和麦子也很难区分开来。这里的“水乳不分”比喻人的身体与心灵融为一体,没有明显的区别;“菽麦难辨”则比喻事物之间的界限模糊,难以分辨。
    第二句“担带病深,改移功浅”,进一步描述了生病的人的痛苦程度。他的担子很重,病得很深,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很难做到。这里的“担带病深”指的是因为生病而导致的负担沉重;“改移功浅”则是指想要改变现状却进展缓慢,难以实现。
    第三句“十二时中不依倚,明见佛性有此理”,表达了生病的人对于佛法的信仰和追求。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信仰,相信自己能够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这里的“十二时中不依倚”指的是一天之中的十二个时辰,表示时间的流逝;“明见佛性有此理”则是说通过佛法的修行,可以明了佛性的道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句“浆水钱在草鞋里”是对生病的人施舍行为的描写。他在乞食时,将施舍的钱放在了自己的草鞋里。这里的“浆水钱”指的是施舍的钱财;“草鞋里”则是指他将施舍的财物放在了自己的鞋子里,表明他的贫困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生病的人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传达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