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府铁牛吞大像,生得河东鸑鷟儿。
海门深处宜归隐,只恐调高人不知。
知不知,拟欲抬眸一顾之,早是失却两茎眉。
【注释】:
陜府铁牛吞大像,生得河东鸑鷟儿。
陕府即陕西府,唐代长安的别称。铁牛指铁牛寺。铁牛寺内曾有一口铁铸的大钟。生得河东鸑鷟儿指的是在铁牛寺中出生的鸑鷟,是佛教传说中一种能飞的鸟。
海门深处宜归隐,只恐调高人不知。
海门指蓬莱阁,蓬莱阁位于山东蓬莱。调高,指唐玄宗。
知不知,拟欲抬眸一顾之,早是失却两茎眉。
意谓知道不知道,准备抬头看一眼,却已经失去了眉毛。
赏析:
此为一首咏史之作。首二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中间用典。前两句写诗人对佛寺中的鸑鷟和铁牛寺钟的赞叹。“鸑鷟”本是一种能飞的鸟,这里比喻铁牛寺钟;“铁牛”则指铁牛寺。“吞大像”“生得河东鸑鷟儿”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写铁牛寺钟的巨大。后两句写诗人自己对佛寺的向往,但怕被人知道而遭到排斥。最后两句写诗人因有才而遭忌恨的故事,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全诗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