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中活,闲云散尽长空阔。
活中死,螺江水流截不住。
两岸芦花相对开,渔翁拨棹还归去。
去去何处,寒梅已绽岭南枝,漫漫雪覆千峰寺。
【注释】
偈二十首 其十六:偈,佛教语,指佛的言教和行教。“偈”是佛教徒唱诵佛经时的颂文。“偈”是佛教用语,指佛的言教和行教。
死中活:指在死亡的边缘又重获生机。
闲云散尽长空阔:形容天空空旷无遮拦。
螺江:即漓江,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寒梅:早春开花的梅花。
千峰寺: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人生经历的深刻体验的抒发。前两句写生死之变,后两句写归隐山林的志向。诗人以生死为话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死中活,闲云散尽长空阔”。这里说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就像天上的游丝一样,在死亡面前飘荡不定。然而,当一切纷扰都已消散,天地变得无比宽广时,他们便可以重新获得生命,重新踏上人生之路。
“活中死,螺江水流截不住。”这里说在人生路上挣扎的人们,就像一条河流中的水,虽然不断地奔流不息,但却无法阻止它前进的方向。即使他们努力想要改变命运,也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两岸芦花相对开”,诗人用一幅美丽的画面来描绘自己的心境。他站在湖边,看到两岸的芦苇随风摇曳,仿佛在为他祝福。这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渔翁拨棹还归去”,诗人以渔翁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和归隐山林的愿望。他不愿像渔翁那样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而是希望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去去何处”,这里的“去去”可以理解为“离去”、“离开”或“远离”。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的心已经飞向远方,不再留恋尘世的纷扰。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寒梅已绽岭南枝”,诗人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南方。那里有盛开的梅花和壮丽的山峰。这些景色象征着美好、坚韧和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译文】
生死之间,仿佛闲云消散了长空的辽远。
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仿佛一只螺蛳在江水中被截住。
两岸的芦苇相互交错,迎风摇曳。
渔夫摇橹离去,消失在远方。
他要去的地方在哪里?
那里的寒梅已经绽放,覆盖了岭南的群山,白雪覆盖着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