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一家,万口同一舌。
赵州勘婆子,有理向谁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立足“关键词”分析句子意思。此题注意抓住“四海同一家,万口同一舌”“有理向谁说”这两句话理解诗句内容。

第一句,“四海同一家”,是说天下人都是一家人。这里指唐朝统治者以“天可汗”自居,自称天下一家。“万口同一舌”是说人们说的话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第二句,“赵州勘婆子”出自《祖堂集》卷十,意思是唐初有位赵州和尚,他看到别人打狗,就用杖责之;有人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时,他说:“你若肯向我磕个头,我就饶了你”。这个和尚就是“勘婆子”。第三句,“有理向谁说”意思是如果自己认为是对的,那么向谁诉说呢?“有理向谁说”也是指“勘婆子”,因为“勘婆子”就是不轻易认错的人,他不会向任何人承认自己是错的。“有理向谁说”就是强调“有理”的人应该勇敢地坚持真理,不怕别人的嘲笑和打击。“有理”与“无理”是相对的,“有理”的人当然要敢于坚持真理,但“无理”的人也应该受到批评。第四、五句,从“有理”与“无理”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指出“有理”的人应该大胆坚持真理,不怕别人笑话;而“无理”的人,则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首诗的译文:在唐朝统一天下之后,老百姓们不再分彼此了。现在大家都用同样的话说话,没有差别了。唐朝有个赵州和尚,他看到人家打狗就用木棍打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你们这些没出息的人,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如果你们能给我磕个头,我就不打了。”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肯向别人磕头呢?”那个和尚回答说:“我为什么要向人磕头呢?你们这些人都是胡说,你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错误。我既然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当然就应该坚持到底,而不能随便放弃。如果你们不认输,那就只好让你们吃吃苦头的下场了!”

【答案】

四海同一家,万口同一舌。

四海之内的人都是一个家庭,大家说的都是一个语言。四海之内的人们都是一家人,天下人都是一家人(指唐朝的皇帝)!

赵州勘婆子,有理向谁说。

赵州和尚勘破婆子的虚妄,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有理,谁敢驳我?”

赵州勘婆子,无理向谁说。

赵州勘破婆子的虚妄,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无理,谁敢驳我?”

赵州勘婆子,有理向谁说。

赵州勘破婆子的虚妄,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有理,谁敢驳我?”

赵州勘婆子,无理向谁说。

赵州勘破婆子的虚妄,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无理,谁敢驳我?”

有情当借问,无意莫生愁。

只要心中有真情,就不必去问他人是否也有情。只要心里没有恶意,就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忧愁。

无心作得么,有意又何过。

没有心去做某件事,难道做不成么?有心去做某件事,又有什么过错呢?

无心作得么,有意又何过。

没有心去做某件事,难道做不成么?有心去做某件事,又有什么过错呢?

有心又有何过,无心亦得过。

有真心做事就没有过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