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木平搬土,石霜泥壁。
洪山断足,仰山作息。
澄翠门下,朝朝入室。
如上所供,并皆诣实。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偈颂,表达了佛教徒的修行观念。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这句意为:“如果一天没有劳动,就没有食物可吃。”这是对佛教徒的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述,强调了勤劳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食物。这也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核心原则,即“因果报应”的思想。
  1. 木平搬土,石霜泥壁。
  • 这句意为:“木头平地堆土,石头上长着苔藓。”这是在描绘一种艰苦的生活环境,暗示了佛教徒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这也反映了佛教徒对物质欲望的克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1. 洪山断足,仰山作息。
  • 这句意为:“为了修行,我甚至要断了脚,只靠双手劳作。”这句话体现了佛教徒的奉献精神,愿意为了更高的目标而牺牲自己的一部分。这也是佛教教义中的一种精神实践,即“放下一切,一心向道”。
  1. 澄翠门下,朝朝入室。
  • 这句意为:“在清澈翠绿的门下,每天早晨都进入我的住所。”这句话描绘了佛教徒的生活状态,他们过着简朴而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也反映了佛教教义中的一种生活方式,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纯净。
  1. 如上所供,并皆诣实。
  • 这句意为:“按照上面的要求,一切都做到了。”这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表明了佛教徒对于修行成果的肯定。这也是佛教教义中的一种评价标准,即“修行有果”,强调了修行的成果和意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简洁明了的佛教偈颂,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来表达佛教徒的修行观念。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既有对佛教教义的阐述,也有对佛教徒生活的描绘。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徒对于修行的重视,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决心和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