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个无禅底国师,才涉毫芒便取诛。
堪笑这僧垂手处,道无便见有偏枯。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属于颂古类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要个无禅底国师,才涉毫芒便取诛
- 堪笑这僧垂手处,道无便见有偏枯
译文:
- 想要一个没有禅宗根基的国师,刚接触到微妙之处就遭到惩罚。
- 真是可笑啊,这位僧人在讨论“道无”的时候,却露出了偏颇和片面。
注释:
- “要个无禅底国师”,意思是说,有一个没有禅宗根基的国师。这里的“无禅”指的是禅宗,禅宗是一种佛教宗派,强调直接体验佛性、顿悟成佛。
- “才涉毫芒便取诛”,意思是说,这个人刚接触到禅宗的核心思想,就被惩罚了。这里的“毫芒”是指禅宗的细微之处,也可以说是禅宗的精髓所在。
- “堪笑这僧垂手处”,意思是说,真是可笑啊,这位僧人在讨论“道无”的时候,露出偏颇和片面。这里的“垂手处”指的是僧人在讨论时的态度,也是禅宗的一种态度,即不执著于文字和教条,而是追求内心的觉悟。而这里的“道无”指的是禅宗的基本教义,即一切皆空的观念。
- “道无便见有偏枯”,意思是说,只要一提到“道无”,就显示出偏执和片面。这里的“偏枯”指的是偏执和片面,也可以说是禅宗中的一种错误观念,即认为禅宗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不是真正的修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讽刺那些没有真正理解禅宗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认为,禅宗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表面的形式或者教条,而在于内心的觉悟和体验。因此,他批评那些只停留在表面的讨论,而没有真正理解禅宗精神的人。这也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