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亲传黄檗心,移山新作古丛林。
大千沙界针锋许,十二峰峦岩壑深。
此道明明元不古,清风浩浩至于今。
禅流不负王臣意,行看祇园侧布金。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十三
注释:
相国亲传黄檗心,移山新作古丛林。
大千沙界针锋许,十二峰峦岩壑深。
此道明明元不古,清风浩浩至于今。
禅流不负王臣意,行看祇园侧布金。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韵脚为“心”、“林”、“深”、“今”、“意”、“金”。
首联“相国亲传黄檗心,移山新作古丛林”,意思是说宰相亲自传授黄檗禅师的心法,创建了一座新的寺庙。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指的是唐朝名僧慧能,他因在韶州曹溪宝林寺听到六祖惠能说法,于是辞官出家,后得六祖真传,创立了禅宗。
颔联“大千沙界针锋许,十二峰峦岩壑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千世界的沙界就像针尖一样,而那十二座山峰的岩壑则深深地隐藏其中。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千世界”。
颈联“此道明明元不古,清风浩浩至于今”,意思是说,佛法的道理原本就不存在古代和现代的区别,清风永远吹拂到现在。这里也引用了一个典故,指的是佛教中的“法无古今”的观念。
尾联“禅流不负王臣意,行看祇园侧布金”,意思是说,禅宗的教义不会辜负王臣们的心意,将来你们会看到祇园寺旁边布满黄金。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指的是佛教中的“祗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讲法的地方,后来成为佛教徒修行的地方。
这首诗整体表达了王安石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敬仰,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