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
纵以大衍数,终是数不足。
数得足,无不足,碧眼黄头,口哑舌秃。

【注释】

五五二十五:这是用“五五”二字组成。大衍数:《易经》中,大衍之数是六十四。

纵以大衍数:即如果用“五十有五”(即大衍之数)来数的话。

终是数不足:意思是说,用“大衍之数”来数的时候,结果总是没有尽头的。

数得足:指用“五十有五”这个数来数。

无不足:指在用“大衍之数”来数的时候,结果是没有尽头的。

碧眼黄头:形容印度人的特征。

口哑舌秃:形容非洲人的特征。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大衍之数”来数,结果总是没有尽头的;但用“五十有五”这个数来数,却是没有尽头了。诗的后半部通过印度人和非洲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大衍之数”和“五十有五”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观察者的观察角度和方式的不同而变化的。这种观点对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