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
纵以大衍数,终是数不足。
数得足,无不足,碧眼黄头,口哑舌秃。
【注释】
五五二十五:这是用“五五”二字组成。大衍数:《易经》中,大衍之数是六十四。
纵以大衍数:即如果用“五十有五”(即大衍之数)来数的话。
终是数不足:意思是说,用“大衍之数”来数的时候,结果总是没有尽头的。
数得足:指用“五十有五”这个数来数。
无不足:指在用“大衍之数”来数的时候,结果是没有尽头的。
碧眼黄头:形容印度人的特征。
口哑舌秃:形容非洲人的特征。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大衍之数”来数,结果总是没有尽头的;但用“五十有五”这个数来数,却是没有尽头了。诗的后半部通过印度人和非洲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大衍之数”和“五十有五”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观察者的观察角度和方式的不同而变化的。这种观点对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