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裹皮兮皮裹骨,大随放出辽天鹘。
东西南北谩抬眸,不知已过新罗国。
【注释】
骨裹皮:指人死后,尸体被裹在衣服里面。皮裹骨:指衣服包裹在尸体上。随:这里泛指随从、仆役。辽天鹘(hú):古书上说的大雕,又名鸷鸟,翅膀展开时有两翼像天上的日月。新罗国:即新罗王国,今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个国家。
【译文】
裹着皮和骨的尸体,被随从抬着走出辽天大路。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四通八达的大道,抬眼望去,不知已经过了新罗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以“大雕”为比,形象地写出了旅途的艰难与辛酸。
首句“骨裹皮兮皮裹骨”,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人死之后,尸体被裹在衣服里面,又被衣物所裹的情景。这种景象既凄凉又凄美,让人不禁产生一种深深的哀伤之情。
次句“大随放出辽天鹘”,则进一步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大雕在空中翱翔,其气势之大、动作之矫健,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身份地位。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仍然有机会跟随皇帝出行,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啊!
三、四两句“东西南北谩抬眸,不知已过新罗国”,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说明。在这里,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走,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哪里。这种感觉既无助又无措,让人感到十分难受。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大雕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