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已西流,千山爽气浮。
秋河鸣一雁,砧杵捣离愁。

这首诗的译文是:

大火已经向西流,千山清爽气浮。

秋河中传来一雁鸣声,砧杵声声捣出离愁。

注释解释:

偈颂六十五首 其十二:偈颂是指佛教禅宗中的一种诗歌形式,通常用于表达禅宗教义或禅师的教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意义。此诗选自《全宋诗》,作者是宋朝的僧人。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

大火已西流:大火指的是夕阳,西流则是指夕阳西沉。这里用大火西流来形容夕阳西下的情景。

千山爽气浮:爽气指的是清新的空气,浮则是指弥漫在空中。这里形容山林之间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秋河鸣一雁,砧杵捣离愁:秋河指的是河流在秋季时的景色,鸣一雁则是指大雁在秋天的河流中鸣叫。砧杵是一种古代用来捣衣物的工具,捣离愁则是指用这种工具捣制衣服时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诗人听到大雁的叫声和砧杵声,感受到离别的忧愁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和思念的情感。诗人以大火西流、千山爽气浮等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秋河中的一雁鸣声和砧杵捣衣的声音,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离别的忧愁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