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有受恩成怨,无受无传怨似恩。
船到岸头恩怨绝,遍天遍地一儿孙。
【注释】:
①五祖:唐代禅宗五祖为弘忍,六祖为慧能。
②传:传宗接代。受:接受。恩:恩惠。
③怨:怨恨。
④无受无传:没有接受也没有传授。
⑤儿孙:后代子孙。
【赏析】:
这首七绝是赞扬五祖六祖的诗作。全诗通过“传”和“不传”的对比,赞美了六祖慧能继承五祖弘忍的宗旨,发扬光大,使佛教得以传播于世,并得到广大信众的信奉;而五祖弘忍则因门徒众多,弟子争权夺利,导致佛教分裂的局面。
首句“有传有受恩成怨”,指出了禅宗师徒之间恩恩怨怨的根源在于有无“传”。有“传”,才有“受”;没有“传”,就没有“受”。因此,“传”与“受”是相互关联的。这两句是说,由于有了“传”才有了“受”,因而也就有了恩恩怨怨。
第二句“无受无传怨似恩”,进一步强调了没有“传”就没有“受”,恩仇由此产生。但如果没有“传”,就不会产生恩恩怨怨,所以恩仇也就不存在了。这就否定了恩恩怨怨的存在。
三、四句紧承上文,指出恩恩怨怨的根源不在于有无“传”。“船到岸头恩怨绝”,意思是说,当六祖慧能渡过江来到南岳衡山后,恩仇已经消除。“遍天遍地一儿孙”,意谓恩仇已化为无形,遍布天下,成为无数人的后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家禅宗的看法,认为六祖慧能继承五祖弘忍的宗旨,发扬光大,使佛教得以传播于世,并得到广大信众的信奉。同时,诗中还批评了五祖弘忍的门下弟子因争权夺势而使佛教分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