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多幽迹,寻碑始得名。
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
有鹤久不死,见人长欲鸣。
坛西羽衣子,知我不虚行。

《游栖霞观》是一首唐代诗人张翚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海上多幽迹,寻碑始得名
  • 海上多幽迹:描述了栖霞观所在位置的自然环境,暗示这个地方隐秘且充满古迹。
  • 寻碑始得名:说明只有通过寻找古老的碑文才能得知栖霞观的名字。
  1. 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
  • 仙成丹灶冷:形容仙人修炼的地方,给人一种清冷而庄严的感觉。
  • 霞暖地花生:描绘了朝阳映照下的景色,温暖而生机勃勃。
  1. 有鹤久不死,见人长欲鸣
  • 有鹤久不死:鹤是长寿的象征,这里的鹤表达了栖霞观的神秘和宁静。
  • 见人长欲鸣:鹤见到人类时总是想要鸣叫,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1. 坛西羽衣子,知我不虚行
  • 坛西羽衣子:指道士或僧人,象征着修行者的存在。
  • 知我不虚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游览的深刻感受,认为自己没有白走一遭。
  1. 赏析:全诗通过对栖霞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寻访古老碑文和观察自然景色,感受到了仙人的修炼之地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诗中的鹤和道士形象,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2. 关键词解释

  • 海上多幽迹:指栖霞观所在之地隐蔽且充满历史遗迹。
  • 仙成丹灶冷:形容仙人修炼之处的清冷之感。
  • 有鹤久不死:鹤作为长寿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人的高洁品格。
  • 见人长欲鸣:鹤见到人类时总是想要鸣叫,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 坛西羽衣子:指道教修行者或僧人。
  • 知我不虚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这次游览经历的深刻感受,认为这次旅行没有白费。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一次对古代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