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轩。
究心无别旨,鸣道有来源。
未话先通理,声诗不在言。
相期湖上寺,执手听啼猿。

酬李寄轩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轩。

究心无别旨,鸣道有来源。

未话先通理,声诗不在言。

相期湖上寺,执手听啼猿。

注释:

  1. 寄傲知何所:寄傲,即隐居,知,知道。意指隐居的地方在哪里?
  2. 行藏匪一轩:行藏,指行为或修养。匪,不是。轩,是指一种车,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意指你的生活方式不是只有一种。
  3. 究心无别旨:究心,深入研究。无别旨,没有其他的意图或目的。意指深入研究,不会有其他的用意。
  4. 鸣道有来源:鸣道,这里可能是“鸣道者”的简称,指那些懂得鸣道的人。有来源,有其来源或出处。意指懂得鸣道的人是有其来源或出处的。
  5. 未话先通理:未话先通理,意指在还没有说话之前,就已经明白了事情的道理。
  6. 声诗不在言:声诗,指诗词的声音和形式。不在言,不依赖于语言。意指诗词的声音和形式,并不依赖于语言。
  7. 相期湖上寺:相期,相互期待。湖上寺,可能是指一个位于湖畔的寺庙。意指我们相互期待在湖上的寺庙相见。
  8. 执手听啼猿:执手,意为牵手。听啼猿,听猿猴的叫声。意指我们相互牵手,听猿猴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语言,传达了对朋友的期待和祝愿,体现了诗人的友情和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