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千峰晓,神龙应念来。
补陀岩上士,心识几时灰。
”`
天龙恭敬赞去散千峰晓,神龙应念来。
补陀岩上士,心识几时灰。
【注释】
- 释智遇:宋代僧人,字觉范,号天隐,福建建阳人,是宋理宗时的僧侣。
- 天隐:释智遇的道号,寓意为天空中的云散后,群山清晰可见,象征着佛教的真理被广泛传播。
- 去散千峰晓:早晨起床,云雾逐渐消散,山峰若隐若现;
- 神龙应念来:想象中神龙因他的虔诚而来到身边,带来佛法的启迪与护佑。
- 补陀岩上士:在补陀岩修行的僧人,这里的“上士”指的是修行的高僧。
- 心识几时灰:表达了一种对佛性的觉悟,即心无杂念,达到一种超然的状态。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晨起的云雾、晴空下的山峰和盛开的花朵,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诗中的“神龙”象征佛法无边,而高僧如“补陀岩上士”则是对修行者的最高赞誉和敬仰。最后一句“心识几时灰”,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面对世间繁华也能做到内心不为所动,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境界。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