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迷却散花人,百万茫茫徒苦辛。
绝处逢生机路活,定应尊者是前身。
【注释】
晦岩,晦庵。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讲学的地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到南湖访晦庵先生后所作。
前两句写自己到访南湖,见讲主正在讲课,而听者众多,如散花人一般,但讲主并不因此而高兴。“讲堂迷却”一句,说明自己对讲主的崇敬,因为讲主在众弟子中最为杰出;“百万茫茫”句,则说明讲主讲学时,弟子云集,场面之壮观。
第三、四句写自己在讲主的引导下,终于悟到了“绝处逢生机路活”,体会到了佛家所谓的“定应尊者是前身”。
诗的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讲主的威严和崇高的地位,也表达了作者对讲主的敬仰之情。后两句则是说,在讲主的启发下,作者豁然开朗,顿悟禅理。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与晦庵先生交往的密切以及他受到晦庵先生影响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