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诸峰七十二,惟有祝融峰最高。
九千七百三十丈,下视寰海如秋豪。
岷峨华顶远俯伏,九华五老来相朝。
上封老僧日无事,兴来以手摩云霄。
【注释】
祝融:南岳衡山的别称。
七十二峰:形容南岳山势高峻。
九千七百三十丈:指衡山高度。
寰海:指天下或四周的世界。
岷、峨、华、顶:四座名山,在今四川境内。
九华:指安徽黄山。五老:指五座名山,分别是天台、桐柏、雁荡(又名括苍)、武夷(又名泰然)、庐阜。
上封:即嵩山之封。
老僧:僧人。
云霄:指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衡山时的观感之作。作者登上衡山,只见群山巍峨,气势磅礴。他站在山顶,俯视四周,只见大地上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只有脚下这方寸之地才是真正存在的。诗中通过“惟有祝融”一句,强调了南岳衡山在七十二峰中的最高地位。接着又描绘了九千七百三十丈的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及那如秋毫般的小山峦。然后,诗人又描绘了岷峨华顶和九华山、五老山遥相辉映的景象。最后,诗人又写了嵩山之封。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将南岳衡山的高大雄伟形象地展现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