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寒溜泣秋壑,才会沧溟便泛舟。
见说许由曾洗耳,可怜巢父更鞭牛。
注释:清凉的溪流在秋壑中流淌,刚刚学会在大海边泛舟。听说许由曾洗耳,可恨巢父还要为牛鞭打。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作者借古人许由、巢父的故事,讽刺那些沽名钓誉的人。首句写溪水之冷,次句写溪水之宽,末句写溪边之人之贱。全诗用典贴切,意境开阔,语言简练。
泠泠寒溜泣秋壑,才会沧溟便泛舟。
见说许由曾洗耳,可怜巢父更鞭牛。
注释:清凉的溪流在秋壑中流淌,刚刚学会在大海边泛舟。听说许由曾洗耳,可恨巢父还要为牛鞭打。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作者借古人许由、巢父的故事,讽刺那些沽名钓誉的人。首句写溪水之冷,次句写溪水之宽,末句写溪边之人之贱。全诗用典贴切,意境开阔,语言简练。
【注释】: 1. 毡拍板,无孔笛。毡拍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羊皮制成的,拍打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笛子是竹制的,吹奏时发出悠扬的旋律。两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响效果。 2. 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节奏和音调,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3. 临机不解,转身又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遇到突然的变化或者突发的情况
【注释】 宣:宣布。兴化:唐代宗室支派,以宣城(今安徽宣城)为郡。问答图:即《宣和画谱》所载之《宣和画谱》卷五“宣和画谱”中的《宣和画谱》。庆会:指君臣欢聚庆贺。豁:开。全机:万事皆通的意思。百亿:形容极多。乾坤:指天地之间。光辉:光彩照耀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通过赞美宣纸的质地、色泽和神韵,表达了对宣纸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诗人用“庆会”二字,把宣纸放在君臣欢聚庆贺的场合下赞颂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写冤仇和债主的相遇,中间两句写双方矛盾冲突的原因,最后两句写双方和解的过程。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冤有头”是说:仇怨有原因。“债有主”是说:债务有欠方。“天然欲访庞翁”是说:天生要见这个老翁。“恰好撞著此女”是说:恰恰遇见了这个女子。“揣尽家私,瓜甜蒂苦。”是说:把家里的全部财产都拿出来,结果却得到了不甜的瓜果,原因是:把甜的瓜蒂也挖出来吃掉了
注释 - 肃宗:指唐朝皇帝李亨,即唐肃宗。 - 问忠国师:指的是向忠信的和尚询问关于调御之道。 - 十身调御图赞:一种道教修行方法,意指通过修习“十身调御”,以调和身心,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 万乘:古代帝王的尊称,指代皇帝。 - 垂衣而治:形容皇帝不亲自过问政事,而是让大臣们处理国家大事。 - 答处太颟顸:回答得太过马虎,没有认真对待。 - 十月清霜重:描绘了深秋时节,寒气逼人的景象
【注释】参药山:即药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图赞:指绘画作品的题赞。黑豆:形容黑云。 青松:松树。癯然:瘦削的样子。老比丘:年老的和尚。吾无隐:我无处躲藏。云水曲周遮:指佛教中所说的云遮雾绕的神秘境界。周遮:遮蔽。傍人眼里花:指佛家的花果世界。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药山景色之神奇、美丽和神秘。 首句“黑豆数无穷”形象地描绘了药山上空浓密的云雾,仿佛是无尽的黑豆。这里的“黑豆”既指自然界中的云
【解析】 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藏头露影问来由”意思是:你隐藏的身影,究竟是从何处而来?“却把西江尽力酬”意思是:我却要用西江水来尽情地报答你。“回首眼空天地窄,不知身在御街游”是说,我回头望去,天地好像都变得狭窄了,自己却像飘浮在空中一样,不知道身在哪里。 注释中涉及的关键词有:庞居士、马大师、图赞、西江、御街。赏析中应抓住关键词展开,如“庞居士”是这首诗中的人物
这首诗描述了庞居士全家外出求神拜佛的场景。诗中的关键词“图赞”表示寻求帮助和祝福。 第一句:“神出鬼没,接响承虚。” 这里的“神出鬼没”形容庞居士的家人们行动神秘莫测,如同神仙一样不可捉摸。而“接响承虚”则形容他们的行为灵活多变,善于应对各种情况。 第二句:“这一火络,邪法难扶。” 这里的“火络”可能是指一种强大的法术或者势力,而“邪法难扶”则表示这种力量强大到无法被轻易抵挡或消除。
【注释】 黄檗:即黄檗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中曹洞宗的别称。礼佛掌宣宗图赞:是黄檗禅僧对唐宣宗所作的颂诗。 七赤之躯:指宣宗皇帝的体貌特征。 额有圆珠:额头上像圆珠一样明亮发亮。 问著便掌,胆大心粗:意思是说,宣宗皇帝一见到禅师就敢于下拜,其胆量和心胸都十分粗犷豪放。 不是大中天子:意谓不是正统的天子。 几乎唤马作驴:比喻宣宗皇帝昏庸无能,连马都不如。 大家水底按葫芦
【诗句释义】 文宗问:终南山的蛤蜊瑞相图赞。 译文:皇上询问终南山的蛤蜊瑞相图赞美之词。 注释:终南山,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名山,以秀美著称。蛤蜊,这里指蛤蜊图,即蛤蜊形的图画。文宗,唐武宗李炎(814—846年)的年号是会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皇帝的赏识后写的一首应诏诗。诗中“人言大士应身,我也疑他真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赞赏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
注释:赵王拜访赵州,赵州不让他坐上禅床(即佛像前的蒲团),用此来赞颂他坚贞不屈的品格和高风亮节。 译文:赵王前来访问赵州,赵州却不让他坐在禅床上。他以这种态度来赞扬他的坚贞不屈、高洁的品格。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赵王与赵州之间的对话,展现了赵王对赵州的敬佩之情。赵王来访赵州,本应受到尊重,但他却拒绝让赵王坐在禅床上,这体现了赵州的高洁品格。诗中的“七百甲子老翁”指的是赵州已经活了七百年
【注释】 石润非玉,水丽非金。:石头不是玉石,水清不是金子。 大禹决而西溯,卞和泣而陆沈。:大禹治水,向西开河,卞和却因此而哭泣,最后被投进监狱。 美兮渺兮,错古砻今。:美好啊,遥远啊,从远古到如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石头、水和卞和的故事。首先,诗人通过"石润非玉,水丽非金"的比喻,表达了事物的本质并不在于其表面的美丽或价值,而是内在的品质。接着,诗人用"大禹决而西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作品,题目为《颂古》,共一百首,这是其中第七首。 第一句:“玉箫吹彻凤凰台,古殿深沉晓未开。”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玉箫的声音穿越古老的凤凰台,唤醒了沉睡的古殿。这里的“凤”是指凤凰台,而“箫”是指玉制的箫,象征着高雅的音乐与古老的建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赞美。 第二句:“满地落花春已过,绿阴空锁旧莓苔。”
【注释】 大人境界终难到,到后如何说向人:到了大境界的人,很难做到言行一致,做到了又如何向别人解释。 不是当人知见力:不是凭借自己的知识或见解。 莫将知见别疏亲:不要把知识或见解看得过于重要,而忽视了亲情。 【赏析】 《颂古一百首》,是北宋僧人契嵩所作的一部佛教典籍,全名为《颂古百篇》。这部作品收录了契嵩对于佛学经典中“颂”的诠释和注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佛理。其中
【赏析】 “颂古”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组诗,共一百首。此诗为其中第十首。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幽美的山水画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青山白云,碧溪萝月。 青山翠绿如黛,山峦叠嶂;白云缭绕于山顶,宛如仙境。碧水潺潺流淌,岸边生长着茂盛的萝藤,月色皎洁,照映在碧水和青山上。这四句诗通过描绘青山、白云、碧水、萝藤等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画虎成狸,只得一橛。 画中的老虎栩栩如生
【注释】 好:喜爱,赞赏。供:供奉。花在幽岩险处开:花朵在幽深险峻的岩石缝隙中开放。 一夜狂风吹欲尽:一夜狂风把落花几乎吹尽。 无数点苍苔:无数花瓣落在青苔上。 【赏析】 这首诗是写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诗的前两句说,诗人喜欢用真法供养如来佛祖,因为佛祖住的地方是幽深险峻的岩石缝隙,所以诗人要用真法供养佛祖,也就是要像爱护自己的心一样地爱护佛祖。后两句写,在狂风肆虐的一夜
青牛仙去不虚传,常用虚中落断边。 自是一生多蹇薄,夜深犹立古皇前。 注释:据说青牛是神仙的坐骑,它离开人间后,传说并没有真的消失。人们经常在虚空中寻找它,但始终无法找到。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总是用虚无来填补他们心中的空虚。 青牛仙去不虚传,常用虚中落断边。 自是一生多蹇薄,夜深犹立古皇前。 赏析:这首诗以青牛为主题,通过对它的描写,表达了对虚无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青牛象征着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