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初逢寺,长洲茂苑西。
塔风喧梵语,石雨暗唐题。
日莫山如染,春深草欲迷。
门前有流水,旧号越来溪。
枫桥
初出城外,首次见到寺庙,长洲茂苑西。
塔影摇曳,梵音悠扬,石上雨点映衬着唐人的题词。
日落时分,山色渐染,春天里,草儿欲将视线迷蔽。
门前有流水潺潺,旧称越来溪。
出郭初逢寺,长洲茂苑西。
塔风喧梵语,石雨暗唐题。
日莫山如染,春深草欲迷。
门前有流水,旧号越来溪。
枫桥
初出城外,首次见到寺庙,长洲茂苑西。
塔影摇曳,梵音悠扬,石上雨点映衬着唐人的题词。
日落时分,山色渐染,春天里,草儿欲将视线迷蔽。
门前有流水潺潺,旧称越来溪。
【注释】 登狼山:登上狼山。 见山犹可惜:指江南一带的山川。千里万里行不极:形容游踪遍布,没有尽头。 江北见山绝可怜:指四川的山水。三峰两峰谩堆积:指四川的九顶山。 平生未识蜀道难:一生未曾经历过蜀地险峻的道路,即“蜀道难”。赖此为余双眼碧:因为有这些险峻的山岭作伴,我的眼界才得以扩大。 真人仙去狼不来:指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曾梦见李白来访,但后来李白却因安史之乱流落到四川。突兀与江相怒射
【注释】 罗汉:佛教中的一种修行者。 人生天地间(在天地之间):人生在世。 贵贱寿夭(yōu jiàn shòu yāo)形,总被造物戏(zuì):人的贵贱和长寿或短命、衰老都是自然造化的玩弄。 达者(tǎn zhe):指得道的人。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包桑计(bāo shān jì):指隐居不仕的打算。 如何(rú hé)闲草木:(这棵树)又怎么能够与草木相提并论呢? 刚受人妩媚(gāng
【注释】 渭:指渭水,在今陕西省。 杨梅山人:作者自号杨梅道士。《唐才子传》:“(韦应物)少与弟绅、简并知名,时人谓之三友。……后隐居蓝田南山,结庐于终南山之阳,因号之曰‘云溪居士’。”渭川图:渭川,即渭水流域。 竹:指山人居所的竹子。 鹅溪:地名,位于今四川广元一带,有小河汇成,形似鹅,故名。 千亩足:《晋书·隐逸传》载:“谢安好游山水,每至美地必穷其幽峭,岩谷所产,辄不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高鼓院桃村:描述一个名叫“高鼓院”的地方,周围种满了桃花树。 举头见青山,高与天齐平:抬头看见的是青翠的山峦,它们与天空的高度相同。 俯首鉴灵泉,派分天池清:低下头去观察清澈的泉水,可以看到泉水从山上的洞穴中流出,形成了美丽的天池。 是中十亩园,烂若红霞蒸:这里有一个大约十亩大的园林,园中的景色如同红色的朝霞般绚丽多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蛛毒》。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通过蛛与蝎的故事,反映了世间万物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态度。下面将逐句解释并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蛛螫包祸心,满腹皆素丝”。这句话的意思是蜘蛛结网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捕食者的伤害,而它的肚子里面充满了白色的丝线。这里的“蛛螫”指的是蜘蛛的刺,“祸心”是指蜘蛛的警惕之心,“满腹”指的是蜘蛛肚子里的丝线
和上官右史韵 夫子作春秋,大义明素王。 至于游夏辈,一字不敢当。 文风下秦汉,诗体更晋唐。 世道有隆替,人才随翕张。 致君与泽民,夷险公备尝。 山川寻谢屐,风月归奚囊。 满城风雨朝,采采篱下黄。 临风怀美人,在彼天一方。 注释: - 夫子:指孔子。 - 春秋:指《春秋》一书,由孔子编撰而成,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 素王:古代对孔子的一种尊称,意为最贤德的王者。 - 游夏辈
【注释】 踏翻地轴与天关:地轴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天关是地球自转的轴线。 合国人追不再还:指印度国境线被侵占后,印度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去去一身轻似叶:指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离开故乡时,如同树叶随风飘散,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长江千古浪如山:指滚滚长江水,从古至今一直波涛汹涌,如巨山一般巍峨壮丽。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朝末年,作者为南宋遗民。诗人目睹国土沦丧,人民遭难,心中愤懑不平,借赞达磨偈
【注释】方壶:指传说中的神仙所居的方丈之室。圆峤:指神话中的一种山名,亦作“圆丘”。 雁山:即雁荡山,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是浙江四大名山之一。雁湖:即雁荡湖,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镇,是雁荡山风景区内的一个湖泊。 东嘉:指乐清县。乐清县自古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素有“诗画之乡”之称。 了知:明白、知道。天地不终:指宇宙万物都有始有终。 集大成:指雁荡山的风景达到了极致
和宁川王大卿寄游天台韵 我观人生天地间,古今吁嗟行路难。 跻攀尺寸不可上,太行蜀道凋朱颜。 天台胜绝神仙录,遐方企仰倾心读。 跬步之间未暇登,多缘重耳而轻目。 胸量汪汪沧海窄,笔端旧有回天力。 莫年闲伴赤松游,兴来不负东山屐。 华顶万八千丈高,衡南泰北齐堪招。 凌风矫首欲飞举,收拾万象穷秋毫。 方广云中忽披觌,半千圣者皆相识。 妙法轰轰两涧宣,危磴蜒蜒一潭碧。 安得妙手李伯时,貌取牛背刘凝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描绘了诗人离天台后的生活情景。下面是逐句解读: 1. 一昨离天台,事事皆不会。 注释:昨天离开天上的宫殿,事事都学不会。 赏析:诗人离开天台后,似乎一切都变得陌生,无法适应。这可能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2. 西风信杖藜,吹落齐关外。 注释:西风吹动拄杖,将我吹落到齐关之外。 赏析:西风象征着诗人的心境,他仿佛被西风吹得无依无靠。"齐关外"可能是诗人的目的地。
虎丘 沧海何年涌,秦传虎踞丘。 池空剑光冷,坟缺鬼吟愁。 石碍楼台侧,烟深草木浮。 吴人贪胜槩,春尽亦来游。 赏析: 《虎丘》是一首描绘古代虎丘风光的诗。首句“沧海何年涌”,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历史沧桑的思考。紧接着“秦传虎踞丘”,则直接点明虎丘是因秦始皇传说而声名远扬的地方。接下来的“池空剑光冷”和“坟缺鬼吟愁”,通过对虎丘池水、剑光及鬼鸣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幽静的氛围。
【注释】 夹道列苍官:指夹在道路两旁的高大树木。苍,青色。 回回水屈盘:形容水势曲折蜿蜒,回环曲折。 一峰天柱杪:指山峰如同天上的柱石一样高耸入云。天柱,即擎天的柱子。 九锁洞云寒:指洞穴里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涧草受春绿:指山间的小溪旁的草木在春天时呈现出绿色。 山茶落晓丹:指山茶花在清晨时分开放时,花朵像丹一样鲜艳。 霜髯雪眉叟:形容老人的胡须如霜一般白,眉毛如雪一般白。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东西两径幽”,东西两边小路幽深;“岁晚得周游”,“岁晚”:指一年将尽之时;“得周游”:指在冬天得以畅游;“壑雪阴犹在”,壑谷里的雪影仍然在;“溪云冻不浮”,“溪云”:指溪边云雾;“冻不浮”:指冰冻了的云雾仍然浮动着;“鸟惊樵斧重”,“惊”:指受惊;“樵斧”:指砍柴的人用的工具
齐云楼 高压子城闉,檐牙半入云。 人烟极目尽,天语举头闻。 齐鲁犹堪望,江淮渺莫分。 平生湖海气,独倚到斜曛。 解析与注释 1. 高压子城闉: 这里的“高压”可能暗指城市的高度建筑或高压的生活环境,而“子城闉”指的是古代城市的城墙和城门,通常用来象征都市的封闭与压抑。 2. 檐牙半入云: “檐牙”形象地描绘了建筑物突出的部分,如同伸出的牙齿一样,“半入云”形容这些部分高高耸入云端
姑苏台 古今兴废事,天地不能齐。 水阔连湖外,山多在郭西。 登临烟雨后,怅望夕阳低。 若问乌栖曲,城头夜夜啼。 注释: 姑苏台:古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古今兴废事,天地不能齐:指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规律,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水阔连湖外,山多在郭西:描述姑苏台的位置,水波浩渺、湖泊无边,而山上则遍布于城郭之外。 登临烟雨后,怅望夕阳低:登上高处,看着烟雾缭绕,雨意蒙蒙的景象;眺望着夕阳慢慢落下
【注释】: 洞庭翠峰:指洞庭湖上青翠的山峰。 峰点浮螺翠,遥波界玉田:山峰像浮在水面上的螺蛳,远远望去和碧绿的湖水相接。 云中听鸡犬,路入趁渔船:在云层里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路上看见渔船驶入渔村。 浓淡霜天晓,青黄橘户烟:天色渐晴,橙黄色的橘子飘出缕缕炊烟。 寺因明觉住,清响有人传:寺庙因为僧人名明觉住在这里,清脆悠扬的钟声传遍山谷。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