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请得归田。
圣朝已致无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
诸葛终身出师表,留侯底事学神仙。
何人得似鸱夷子,万顷烟波一钓船。
董丞相去国
解析宋代释元肇《董丞相去国》诗意与赏析
- 诗句原文
宝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请得归田。
圣朝已致无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
诸葛终身出师表,留侯底事学神仙。
何人得似鸱夷子,万顷烟波一钓船。
译文注释详解
- 宝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请得归田。
- 圣朝已致无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
- 诸葛终身出师表,留侯底事学神仙。
- 何人得似鸱夷子,万顷烟波一钓船。
- 诗人简介与创作背景
- 释元肇(1189—? ),字圣徒,号淮海,俗姓潘,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
- 年十九薙剃染受具。
- 历住吴城双塔、杭之灵隐等寺,寂于径山。
- 有《淮海拏音》。
- 诗词鉴赏与深层意义
- 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通过对比描绘了理想治理和现实政治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 赞扬了像鸱夷子一样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态度。
- 文学手法分析
- 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韵律优美,便于朗读和记忆。
- 运用典故,如“出师表”和“学神仙”,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文化底蕴。
-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引发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 文化价值与影响
- 此诗作为宋代文学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 对于研究宋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态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思想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 现代应用与启示
- 在当代社会,这首诗仍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 提醒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远离物质的诱惑和压力。
- 强调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