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
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
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
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
横三尺竹篦,气索列祖。
翻四河雄辩,贯通九流。
薄四海内外,罔不中伤。
旷百世上下,其谁与俦。
区区作是说者,如一尘之微,又何能重轻乎山丘。

【注释】

闻薰风南来时:听说南方传来的佛法,如同薰香一般。

和赃捉获:指佛性不灭,可以捕捉。

向树倒藤枯处:指在佛教里,一切法都是空幻的,无实体可执。

覆水难收: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勘破元禅:意思是彻底看穿、悟到佛性本具的智慧。

楪子饤底青虾蟆:形容一个人像青虾蟆那样丑陋、肮脏。

脱得圆悟:意思是彻底领悟了佛性。

胸次用底活马骝:意指心胸开阔,如骑马一样自由自在。

横三尺竹篦:形容人的气度宽大。

列祖:祖先们。

四河雄辩:指四部经典中都有雄辩之才的人。

九流:《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孟子》、《老子》等九部书籍,合称为“九流”。

薄四海内外:即遍满四海九州。

罔不中伤:无处不是伤害。

旷百世上下:指超越世间所有的人。

其谁与俦:谁能与之相比。

作是说者:如此这般说法的人。

区区作是说者:我这样的人,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一尘之微:极言微小。

何能重轻乎山丘:又怎能比得上山丘呢?

【赏析】

此诗为大慧宗杲的赞颂之作。诗中赞美了宗杲大师的佛性观、修行法门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首句赞美了宗杲大师的佛性观——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这是指宗杲大师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他能够捕捉到佛性的精髓,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修行之中。

第二句继续赞美了宗杲大师的修行法门——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这是指宗杲大师对生死轮回的超脱态度,他明白生死轮回的本质是空幻无常,因此能够放下执着,不被外境所困。

第三句则是赞美了宗杲大师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这是指宗杲大师对于佛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他能够洞悉佛性本具的智慧,同时也能够看透众生的烦恼和痛苦。

最后两句则是对宗杲大师的高度赞扬——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这是指宗杲大师的修行成果,他已经彻底领悟了佛性,心胸开阔,自由自在,如同骑马一样驰骋于世间之上。同时他也超越了世间所有的人,成为真正的高人贤士。

整首诗通过对宗杲大师的评价,展现了他的智慧、修行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读者对于宗杲大师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