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之目明,气和如春,犹据妙峰顶时平等示人。
望之心折,面冷如铁,犹坐莲峰堂时大默而说。
奔走龙象,鞭斥风霆。
不约而绳,不令而行。
宜其谈笑兴起东庵正脉,廓清末流之辙。
至于灵机绝唱,不堕常调,莫妙乎庚峰定穴者也。

【注释】

见之目明,气和如春:看见他时眼睛明亮,他的气势像春天一样温暖。

犹据妙峰顶时平等示人:就像站在妙峰顶上那样平等地给人指点。

望之心折:看着心里都感到折服。

面冷如铁,犹坐莲峰堂时大默而说:脸上冰冷如同铁一样,还在莲峰堂上坐着的时候,大声地说着什么。

奔走龙象,鞭斥风霆:像奔走在天上的龙和象那样奔走,像鞭打风雨雷电那样叱责。

不约而绳,不令而行:不需要约定就能约束住人们,不必下令就能让大家行动起来。

东庵正脉:东庵的正脉。

廓清末流之辙:清除了末流之弊。

灵机绝唱,不堕常调:灵感的诗篇是空前绝后的,不落于陈旧的套路。

庚峰定穴者:庚峰,即庚峰禅师,指禅宗六祖惠能。这里指禅宗。

【赏析】

这是赞颂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的诗。慧能俗姓卢氏,生于公元638年,卒于公元713年,是唐代著名的禅宗大师。他俗家居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曾因事被官府追捕,逃到韶州曲江县的曹溪寺(今广东省韶关市)避难。他在寺中静修,日夜参悟佛理,最终领悟到“见性成佛”的道理。传说他在一次讲法时,弟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也没听到。后来,他被唐中宗追封为“大鉴禅师”,又尊称为“菩提达摩”。这首诗就是写他的。

前四句写慧能为人处世的风度与气质。首句说他的外貌令人一见就心悦诚服;次句说他的气度温和,像春天一样温暖人心。第三句说他在妙高峰顶上指点众生,神态安详。第四句说他坐在莲花峰堂上大口大口地宣讲道理,神情肃穆。后两句写他为人处世的气概。五、六句说他不靠外力来约束众人,而是以自己的威仪来使众人顺从;七、八句说明他的言论有感召力,能使人们心悦诚服。后四句写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九句说他已经超越了常人的境界,不再随波逐流。十句说他已经扫除了世俗的弊端,成为一代宗师。十一、十二句赞美他的诗才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最后两句赞扬他的禅宗教义具有非凡的意义,开创了禅宗的新局面。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却富有哲理,表现了对慧能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