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擎拳,阿难合掌。
临济入门喝,德山入门棒。
小人道消,君子道长。
晓来策杖过溪西,十分春在梅梢上。
偈颂七十一首
其二十七
迦叶擎拳,阿难合掌。
临济入门喝,德山入门棒。
小人道消,君子道长。
晓来策杖过溪西,十分春在梅梢上。
注释:
- 迦叶擎拳(迦叶): 佛教传说中的菩萨之一,以手捧心的形象示人,代表大乘佛性。
- 阿难合掌(阿难): 佛教中的另一个菩萨,象征小乘佛性。
- 临济入门喝(临济): 临济宗的创始人慧能大师的弟子,他提倡“顿悟法门”,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德山入门棒(德山):德山是临济宗的另一支派,主张“棒喝”法门,即通过棒击或喝斥的方式,让弟子顿悟。
- 小人道消,君子道长:这里的“小人”和“君子”指的是修行人的两种不同道路和境界。前者注重个人修为,后者注重集体修炼。
- 晓来策杖过溪西,十分春在梅梢上:清晨起来拄着拐杖走过溪流西边,春天的气息已经充满了梅花枝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临济宗和德山派的两位高僧——迦叶和阿难、以及他们各自的修行方式。迦叶和阿难分别代表了大乘佛性和小乘佛性的修行路径。临济宗主张“顿悟法门”和“棒喝”法门,而德山派则更注重集体修炼和“棒喝”的威力。最后一句“晓来策杖过溪西,十分春在梅梢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乐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