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解朝缨去,西山有的传。
此心如白水,把酒问青天。
直道难谐俗,闲身胜得仙。
山林钟鼎味,并在小梅边。
【注释】
自解:自己脱下。朝缨:指朝官的冠带,因以代指朝廷。
传:传家之宝。这里指王尚书的诗。
此心如白水:意谓自己的心像白水一样清澈。
把酒问青天:拿着酒壶向天空问讯。
直道:正道,正直之道。
谐俗:迎合世俗。
闲身:清静超脱的身姿,比喻高洁的品格。得仙:得到成仙的机遇。
钟鼎:古代烹煮食物的铜器。
山林钟鼎味:形容山林生活与官场的美味佳肴截然不同。山林,山野,自然风光。钟鼎,烹煮食物用的铜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王尚书的诗。前四句为第一联,写诗人脱去朝服,告别朝廷而去;后四句为第二联,抒写归隐后的心境。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明快,风格豪放。
首联:“自解朝缨去,西山有的是传。”
诗人在辞官归隐之际,怀着“自解朝缨”的心情离开了京城。“自解朝缨”,语出《汉书·龚遂传》。西汉渤海太守龚遂任官期间,他经常告诫下属官吏要清廉奉公,不要贪图俸禄。有一次,他发现有官吏贪赃枉法,就亲自摘下身上的朝服(朝服上系着象征官品的丝带)以示警告,并下令将这官吏治罪。后来,他升了官,有人劝他戴好所摘下的朝服,他说:“我解下朝服,是要使天下知道,我龚遂不是贪官污吏!”这里用“自解朝冠”来形容诗人离京时的心境,表明诗人辞官的决心。“西山有的是传”,意谓归隐山林之后,还可以把王尚书的诗传扬下去。西山,指南宋京都临安西北面的山。这里泛指隐居的地方。
颔联:“此心如白水,把酒问青天。”
颈联:“直道难谐俗,闲身胜得仙。”
尾联:“山林钟鼎味,并在小梅边。”
“此心如白水”三句,诗人抒发了自己归隐之后的心境。“如白水”比喻诗人的心地像清水一样纯洁,没有杂念。“白水”,喻指清澈见底的水。“把酒问青天”一句,诗人举杯向天,仿佛向苍天发问:“我的志向究竟应该怎样去做呢?”“把酒问青天”一句中“青天”一词,也是指苍天、天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心情和追求正义的执着精神。
“直道难谐俗”二句,诗人抒发自己在朝廷为官时,虽然受到奸佞小人的排挤和迫害,但他依然坚持正直的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如今归隐山林之后,却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直道”,即正直之道。“闲身胜得仙”,意思是说,即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胜似成仙了。“闲”,本义为闲暇的意思,但在这里也有清闲自在的意思。“胜”字表示超过,胜过的意思。“闲身”,指脱离世俗纷扰,过着清静超脱的生活。“得仙”,指获得了超脱尘世的长生不死的仙道。“闲身”,既指脱离官场的纷争,也指摆脱世俗的纠缠。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辞官后的闲适心态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尾联:“山林钟鼎味,并在小梅边。”
尾联二句:诗人认为山林中可以品尝到帝王的美食(钟鼎味),也可以欣赏到盛开的梅花(小梅)。“山林”,指山林隐居之地。这里的“山林”并非实指某个地方,而是诗人自指归隐之地。“钟鼎味”指的是帝王所用的食器,这里用以比喻富贵荣华的生活方式。“小梅”,指早春开放的梅花。
诗人通过对比赞美了山林之美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同时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闲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