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岁两番春,流光故逼人。
月筒将谢丑,斗柄倏旋寅。
玉作梅容润,金归柳眼新。
物情虽万变,曾莫变吾真。

【注释】腊月: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份。立明年春:预示新的一年春天来临。闰岁两番春:指一年之中,有两个春天。流光:指时光流逝。故逼人:因此催人老。谢丑:农历十一月。斗柄:北斗七星的柄端,古人以杓星为标志,用以指示时间。金归柳眼新:比喻柳树发芽抽枝,吐露新芽。物情:万物之情。曾:同“竟”。

译文:

冬末腊月,预示着新春到来,岁月如流水匆匆而过。

在寒冷的季节中,时光仿佛催促着人们变老。

到了十一月,斗柄指向了寅时,大地开始复苏。

梅花经过冬天的洗礼,显得更加娇艳。

柳树抽出新芽,仿佛是春天的眼睛。

尽管万物的情感千变万化,但是我的心始终不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四季、时间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