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脚何当断,风头不肯收。
中宵还集霰,四月尚重裘。
客有涂泥叹,民怀畎亩忧。
是谁同燮理,对此合包羞。
【注释】
甲子岁:即甲辰年。寒:冷。何当:何时,哪里。集霰(xiǎn):指雪。重裘(qiú):厚棉衣。涂泥叹:比喻被水淹的泥淖中的人感叹。民怀畎亩忧:百姓怀念田野的忧虑。燮理:调和治理。合包羞:应该惭愧。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夔州刺史时,写他在连雨不止、寒气袭人的情况下,仍然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并由此而产生“谁言”之慨。
首联两句,写天气严寒,雨雪不断。“雨脚何当断”,是说雨水将止未停,“断”字用得十分传神;“风头肯收”,是说风雨将息未息,“肯”字也用得十分恰当。一个“肯”字,把风雨欲行又止、欲来又去的复杂心理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颔联写夜深时分仍在积雪之中。“霰”(xiàn),即雪珠。“四月尚重裘”,意思是在四月天里还穿厚衣。这句诗既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诗人对百姓冷暖的体贴和关怀。
颈联写诗人在风雨雪的恶劣环境中勤于政务,深入百姓之中,体察民间疾苦,因而发出“谁言”之慨。“客有涂泥叹,民怀畎亩忧”,意思是有被水淹的泥淖中的人感叹,百姓怀念田野的忧虑。这四句诗,不仅刻画了恶劣的环境,而且写出了诗人勤政爱民的崇高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