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清浸槛,终日远嚣纷。
境与禅心会,源从静处分。
乱峰寒蔽日,断壁昼生云。
向此长栖止,何人得似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分析情感主旨。
“石泉清浸槛”,石泉清浸槛,槛:栏杆。意思是说,石泉的清澈水浸湿了栏杆。这句诗的意思是:石泉的水很清,可以浸湿栏杆。
“终日远嚣纷”,整天远离喧嚣纷扰。整句的意思是:整天避开喧哗,远离尘世烦忧。
“境与禅心会”两句,境与禅心会,源从静处分。意思是:境界与心境相通,源头从静处流出。
“乱峰寒蔽日”,乱峰寒蔽日,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意思是:杂乱的山峰挡住了太阳,使得阳光不能直射。
“断壁昼生云”,断壁昼生云,断壁:残破的墙壁。意思是:残破的墙白天也生出云来。
“向此长栖止”,向此长栖止,栖止:栖息,停留。意思是:在这里长期栖息停留。
“何人得似君”,何人得似君,得似:像;似,类比,类似。意思是:谁能像我这样的人?
【答案】
译文:
石泉的水清且深,我终日躲避着喧闹纷扰。
我的心境与山间幽静相合,泉水从安静的地方流淌出来。
参差不齐的山峰挡住了太阳,残破的墙白天也生出云来。
在这里我长期栖息停留,谁能像我这样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首联“石泉清浸槛”写自己喜爱自然、追求自然的本性;颔联“终日远嚣纷”表现自己超然物外、不与世俗纷争的态度;颈联“乱峰寒蔽日”“断壁昼生云”写自己对环境的欣赏和赞美;尾联“向此长栖止”表达自己愿意长住此地的愿望。全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