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息冷云边,悠然白已玄。
动时皆物役,静处是吾天。
虚牖延萝月,连筒引竹泉。
心期终不出,就此了馀年。
【注释】
偃息:卧息,休息。
悠然:闲适的样子。
物役:指万物的劳役。
虚牖延萝月:《诗·豳风·七月》有“南亩之炎(桑)”句:“南亩之炎,向阳向光。”这里的“南亩之炎”指南面的屋檐。延萝月,指推开南面的竹帘让月光进来。
连筒引竹泉:用竹管引来泉水。
心期终不出,就此了馀年:《庄子·逍遥游》:“吾将曳尾于涂中”(意即我将要像乌龟拖着尾巴在污泥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化用了这个典故。
【赏析】
诗人通过隐居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自己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第一联,写诗人在冷清的山林中安歇。“偃息”,卧息。诗人选择在山林中安眠,是因为山林幽静而远离尘嚣。“冷云边”,点出环境的特点。“悠悠白已玄”中的“玄”指深奥,高远。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他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第二联,写诗人在山林中与万物为伍,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宁静。“动时皆物役”意为在大自然中,万物都在不停地运行和变化,但诗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干扰。“静处是吾天”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第三联,写诗人利用自然景观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推开南面的竹帘让月光进来,用竹管引来泉水,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惬意。
第四联,表达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虽然诗人已经决定不再离开山林,但仍然希望能够过上更加悠闲的生活。“心期终不出,就此了馀年”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憧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自由,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