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动夜中息,霜清月满林。
野僧无俗事,幽兴寄瑶琴。
澹澹思归操,悠悠太古心。
希声在自得,不必为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群动皆息,月光洒满林中。一位野僧在琴声中寻找着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他的心境如同太古时期一样深远。

注释:

  1. 调琴:指弹奏琴曲。
  2. 无俗事:没有世俗的事情。
  3. 幽兴寄瑶琴:用琴来寄托自己的幽静之兴。
  4. 澹澹思归操:形容琴曲的音调悠扬、宁静如水。
  5. 悠悠太古心: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世态的心态。
  6. 希声:美妙的声音。
  7. 自得:自我满足。
  8. 不必为知音:不需要为了找到理解自己内心的人而感到焦虑或不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展现了一个内心充满宁静和超然世态心态的野僧的形象。诗中“调琴”一词直接点明了主题,而“无俗事”和“幽兴寄瑶琴”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野僧的内心状态。他通过琴声寄托自己的幽静之兴,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热爱。最后两句“希声在自得,不必为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即音乐的美好不在于是否被人理解和欣赏,而在于它能否触动人的内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安宁和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