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交朋尽,何人问死生。
卧于蜗室底,看得鹊巢成。
缘绝门常静,心空疾渐平。
又思扶杖出,溪上听泉声。
【注释】
春日病起:春天的早晨,我因病而卧床不起。
暮景交朋尽,何人问死生:傍晚时分,友人都已离去,又有谁去询问生死之事呢?
卧于蜗室底,看得鹊巢成:我躺在床上,只能看到蚂蚁在窝里爬行,却看不到喜鹊筑巢成功。
缘绝门常静,心空疾渐平:由于与世无争,我的心境也渐渐平静了。
又思扶杖出,溪上听泉声:我想拄着拐棍出去走走,到溪边聆听泉水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闲情逸致的小诗。诗前四句写闲适之态,“暮景”三句写闲适之境;后四句写闲适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幽美、宁静、淡远。
首句中的“病起”,既写出了诗人因病而卧床不起的境况,又暗示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次句“暮景交朋尽”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病起时孤寂难耐的心情,又为下面抒发闲适之情做好了铺垫。第三句“何人问死生”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孤独的处境,又点出了“病起”二字,更突出了诗人闲适之情。第四句“卧于蜗室底”一句,以“蜗室”喻居所,既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病起后的生活环境(居室简陋),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琐事的不屑一顾,进一步渲染出诗人闲适之情。最后两句“缘绝门常静,心空疾渐平”两句,一方面通过“缘绝”、“门常静”等词语的运用,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心态;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疾渐平”一词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心境逐渐平和的神态。最后一句“又思扶杖出,溪上听泉声”,既表现了诗人闲适之情,也表达了诗人渴望从尘嚣中解脱出来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