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形甚怪,得性在山林。
偃盖盘空老,流脂入地深。
青霜曾换骨,野火误烧心。
材大诚难用,良工亦漫寻。
【注释】
山林:指松树生长在山林之中。古松:指老松。偃盖:倒伏的枝叶。盘空:盘旋在天空中。青霜:指松树经过霜雪的侵袭,变得苍老、坚韧。换骨:形容松树经受住严寒的折磨而变得坚韧不拔。误烧心:比喻松树虽经火劫,但生命力依然顽强。材大:指松树枝干粗壮,材质坚硬。漫寻:随意寻找。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赞美了古松那“得性在山林”的傲岸品格,它不怕风摧雨打,不怕烈火焚身,表现出它的坚韧和高洁。
首句“古松形甚怪”,点明松树形态奇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得性在山林”,“得性”即得到本性,指松树生性喜爱山野林间;“在山林”,说明松树喜欢生长在山野林间的环境。三至六句分别描写了松树的生长情况和特性:松树枝叶倒垂,盘旋在天空,不畏寒霜,历经风雨仍能屹立不倒,被烈火烧毁后却依然生机勃勃。这些特点都与松树的本性紧密相连,是松树傲岸、坚韧、高洁的象征。最后一句“材大诚难用,良工亦漫寻”,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珍贵与难得,即使技艺高超的工匠也难以找到合适的用途,进一步凸显出松树的傲岸、坚韧、高洁。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松树的卓越品质,又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