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倚修桐,寥寥夜正中。
西郊金气肃,南陆火云空。
绕树徒怜鹊,传书未有鸿。
浩歌谁与和,禅意自相通。

【注释】

秋:秋季,指农历八月。

夜月下独吟:在月光下独自吟诗。

看月倚修桐:看着天上的月亮靠在高高的梧桐树上。

寥寥:形容稀疏、空旷的样子。

西郊:指长安西边的郊外。

金气肃:金色的秋天的气息。

南陆火云空:南方陆地上空没有云彩,阳光明媚如火。

绕树徒怜鹊:绕树盘旋的是喜鹊。

传书未有鸿:鸿雁传书是古人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浩歌谁与和:放声歌唱没有人能和得上。

禅意自相通:禅宗的道理自然相通。

【译文】
在月光下独自一人低声吟诵,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西郊的天空一片金黄,南边的陆地上阳光灿烂无云。树上盘旋的是喜鹊,却没人给我寄来书信。我放开喉咙大声歌唱,但没人能和我合得上拍。我领悟了禅宗的道理,它们自然而然地相互贯通。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秋日的一个晚上,诗人独自一人在月光之下吟咏诗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以“秋夜月下独吟”作为开头,通过描写诗人独自在月光下吟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然后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如“西郊金气肃,南陆火云空”描述了西郊和南陆的景色,“绕树徒怜鹊,传书未有鸿”则描绘了树上盘旋的喜鹊和无人传递书信的无奈。最后,诗人通过自己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自己对禅宗的理解和认同。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同时,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